在当今这个被数字浪潮彻底重塑的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悄然崛起,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消费的本质,更开辟出一个充满潜力的万亿级市场——情绪经济。我们正处于一场从“物质消费”到“情感消费”的宏大转型之中。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2029中国情绪经济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超过2.3万亿,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
为什么在人们纷纷捂紧荷包的岁月,情绪消费却火爆的逆势增长?
一、为什么情绪经济异军突起?
情绪经济并非凭空出现,这几年迅速崛起有他的内在逻辑。
首先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超级进化”。在物质匮乏时期,消费行为主要受生理和安全需求驱动,人们关注的是产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消费动机开始向更高层次跃迁。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成为主导,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行为获得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例如,购买限量版球鞋不仅是为了穿着的舒适,更是为了在圈层中获得认可;收藏盲盒也不仅是为了玩具本身,更是为了拆盒瞬间的惊喜感和收集全套的成就感。这种需求层次的升级,为情绪经济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
其次是行为经济学的深入应用。传统经济学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人类决策充满各种认知偏差和情感影响。损失厌恶、锚定效应、从众心理等现象广泛存在于消费行为中。商家利用这些心理特点,设计出各种激发情感反应的营销策略。例如,限时折扣制造稀缺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网红带货利用信任和认同,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行为经济学揭示了情感如何影响决策,为情绪经济的营销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三是体验经济理论的成熟。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中提出,经济价值的发展经历了从产品、商品、服务到体验的演进。在体验经济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产品和服务,而是追求参与感、互动感和沉浸感。情绪经济将体验感推向新的高度,强调情感共鸣和心灵满足。例如,主题咖啡馆不仅提供咖啡,更提供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氛围;沉浸式剧场不仅提供娱乐,更提供一种情感宣泄和角色代入的体验。体验经济理论为情绪经济的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指导框架。
这三大理论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情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深度和广度。
二、情绪经济爆发的社会动因是什么?
情绪经济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卷化是情绪经济崛起的重要背景。现代社会,内卷现象渗透到各个领域:职场中,KPI考核和996工作制让员工身心俱疲;教育领域,起跑线焦虑和军备竞赛式投入让家长不堪重负;社交场上,精心维护的线上形象与真实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全方位的压力,造成了普遍的情绪透支和情感缺失。人们迫切需要找到情感宣泄和压力释放的出口,情绪经济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通过购买情感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获得暂时的放松和慰藉,补偿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情感体验。
技术革命为情绪经济提供了实现手段。大数据技术可以追踪和分析用户的消费,从中推断其情绪状态和情感需求。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现精准的情感识别和响应,为用户推荐符合其心情的内容和产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了沉浸式的情感体验,让用户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真实的情感满足,使得情绪价值的创造和传递变得容易实现,大大拓展了情绪经济的边界和可能性。
Z世代的崛起是情绪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数字原生代,Z世代消费者对情感价值的需求尤为强烈。他们成长于物质丰富的环境,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更加注重消费的情感体验和符号意义。他们愿意为兴趣爱好付费,为身份认同买单,为情感共鸣慷慨解囊。Z世代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模式,正在重塑整个消费市场,推动情绪经济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也为情绪经济创造了条件。随着个体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实现和情感满足。消费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成为一种表达自我、建构身份的方式。通过消费,人们可以向外界传达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这种价值观的变化,使得情感价值在消费决策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推动了情绪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情绪经济创造了那些典型现象与市场表现?
情绪经济已经渗透到各个消费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市场形态。
潮玩文创是情绪经济的典型代表。泡泡玛特通过盲盒模式,将玩具消费转化为情感体验。消费者购买盲盒不仅是为了获得玩具本身,更是为了体验拆盒时的惊喜感和收集过程中的成就感。这种情感体验的价值,往往远超玩具的实用价值,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溢价。故宫文创则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元素,为产品注入文化情感价值,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获得文化认同感和审美愉悦感。
宠物经济是情绪经济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在现代社会,宠物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情感寄托和家庭成员。消费者不仅为宠物购买食物和用品,更愿意为宠物购买各种情感服务,满足了主人对宠物的情感关怀需求。是典型的情感驱动型消费。
文旅产业也在向情绪经济转型。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被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所取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地参观景点,而是追求深度参与和情感共鸣。例如,阿苏农场通过设计各种亲子互动项目,让家庭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增进感情,创造美好回忆。夜经济则通过营造放松愉悦的氛围,为白天忙碌的上班族提供情感释放的空间。这些文旅项目成功将情感体验转化为经济价值,创造了新的市场增长点。
心理健康服务是情绪经济的新兴领域。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各种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冥想APP、在线心理咨询、情绪管理课程等服务,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管理情绪、提升心理幸福感。这些服务的价值在于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满足现代人对心理健康的需求。
直播带货是情绪经济的典型应用场景。主播通过情感共鸣和信任建立,激发观众的购买欲望。董宇辉通过知识分享和文化解读,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使带货过程变成一种文化体验和情感交流。这些直播带货模式成功将情感因素融入销售过程,形成了一个主播大V带货超过一座购物商场的销售奇观。
四、情绪经济的未来展望
情绪经济代表着消费市场的发展方向,预示着人类消费行为的一次深刻变革。从物质消费到情感消费的转变,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体现了人类需求层次的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情绪经济将继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对企业来说,拥抱情绪经济意味着转变传统的产品思维和营销模式,从关注产品功能转向关注用户情感,从提供标准化服务转向提供个性化体验。这需要企业深入了解用户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特点,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对消费者来说,情绪经济既带来了更加丰富和满足的消费体验,也提出了理性消费和情感管理的挑战。消费者需要提高情感消费把控能力,避免被商业力量过度引导。
五、为什么推出《情绪经济》这本书?
作为资深图书策划人,基于对当前消费市场深刻变革的敏锐洞察,以及对未来经济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我和刘畅共同推出了这本《情绪经济:万亿级的黄金赛道》一书。
本书通过系统的市场研究和丰富的案例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情绪经济的全新视角,为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者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向提供帮助。
情绪经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兴领域,它正在重塑我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体验。在这个情感驱动的消费新时代,读懂情绪经济,就意味着掌握了通往未来商业世界的关键密码。(文/ 朱新月)
(企业管理出版社2025年9月出版)
作者简介:
朱新月,资深图书策划人出版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企业管理专委会副秘书长;
江西财经大学专精特新企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光明世界企业家读书会联合发起人。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