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中国欧楷研究会会长,上海交大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高玉亮教授有获殊荣,他的书法作品《朱子家训》小楷《心经》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高玉亮出生于山东高密,那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自幼便在爷爷高士杰严格的楷书启蒙教育下,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对毛笔的好奇,到后来每日在宣纸与墨香中沉醉,书法渐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童年时,别的孩子在玩耍,他却常常沉浸在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里,一笔一划地临摹,试图从那些古老的字迹中,探寻书法的奥秘。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每一次墨色的浓淡变化,都像是打开书法世界大门的钥匙,吸引着他不断深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玉亮对书法的热爱愈发炽热。他考入山东省纺织工程学院美术系,系统地学习艺术理论和绘画技巧,这为他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他又深造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跨学科的学习经历,让他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也为他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看来,书法不仅仅是笔墨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与生活、与哲学、与管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玉亮在欧楷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他对欧阳询的经典碑帖进行了数十年如一日的临摹与研习,不仅熟练掌握了欧楷的基本笔法与结构规则,更深入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精神。他的欧楷作品,笔法精妙,以中锋运笔为主,横画起笔沉稳有力,行笔挺拔而富有弹性,收笔干净利落又不失含蓄;竖画刚劲挺拔,撇捺舒展呼应,点画灵动多变。在结构布局上,他深得欧楷“紧、稳、匀”的精髓,中宫紧凑,四周笔画向外舒展,重心把握精准,字与字之间相互关联、映衬,展现出严谨而不失灵动的美感。与其他欧楷书法家不同的是,他大胆创新,巧妙地借鉴行书的灵动笔法,为欧楷注入了清新活力,使其作品在严谨中更添流畅自然。
高玉亮的行书同样造诣非凡。他师承二王一脉,深入研究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领悟其中飘逸洒脱、自然流畅的艺术气质。他的行书笔画轻盈流畅,提按转折自如,起笔藏露结合,行笔轻重缓急把握恰到好处,收笔或回锋或出锋,牵丝引带使笔画呼应连贯,气势流畅。结构布局上,他借鉴二王书法的欹侧之美,字的重心微微偏移,在险中求稳、稳中求变,注重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大小、疏密、虚实变化,让整幅作品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他还广泛涉猎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名家行书作品,将各家之长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古朴典雅又独具个人风格的行书。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中国欧楷研究会会长,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等多个重要职务,高玉亮在书法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学书之道,临帖为要;临帖之要,贵在求像”的理念,将“临像”作为楷书学习的核心要义。他强调,“像”不仅是形准,更要形神兼备,要深入体会古人写字时的呼吸与节奏,让笔锋能“听话”,情感能“入纸”。他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金三角理论”,强调方法为基、专注为要、坚持为本,这套理论因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被新加坡教育部推广引用。在日常教学中,他以身作则,耐心地与学生探讨书法作品,认真批改作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沉下心来,先打好基础,再追求个性与创造。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许多学生在书法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他的桃李遍布天下。
2025年,对高玉亮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他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还获颁上海交通大学有影响力的教授荣誉证书。这些荣誉是对他书法成就和教育贡献的高度认可,但他却始终保持着谦逊与低调。在他心中,书法是一生的修行,荣誉只是前行路上的鼓励,他将继续在书法的世界里探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高玉亮坚守着书法的一方净土,用笔墨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生动的书法史,激励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在书道之路上不断前行。
(江海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