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遇到‘高收益投资’,没想到9万积蓄差点打水漂”。近期,湖北武穴市居民翟女士因轻信网友推荐的“稳赚投资”,陷入“杀猪盘”诈骗陷阱,所幸武穴公安通过“快侦快挽”机制跨省追击,不仅抓获嫌疑人,还为其全额追回被骗资金。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马上消费金融结合这起真实案例,拆解“杀猪盘”诈骗的典型逻辑,为公众普及防范要点,守护财产安全。
2025年6月17日,武穴市大法寺镇居民翟女士在网上结识一名自称“资深投资人”的网友。对方凭借甜言蜜语拉近距离,还频繁发送“投资盈利截图”,声称能提供“稳赚不赔”的投资渠道,收益远超普通理财。
在对方持续蛊惑下,翟女士逐渐心动,按照要求将9万元积蓄转入所谓的“投资账户”。可转账后不久,翟女士发现:网友不再回复消息,之前登录的“投资平台”也无法打开,页面始终显示“加载失败”。意识到可能被骗的翟女士,立即向武穴市公安局大法寺派出所报警。
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安抚翟女士情绪,同步启动“快侦快挽”机制:一方面固定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平台截图等关键证据,上报案件信息;另一方面紧急对接银行启动资金止付,同时联合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组建专班,研判资金流向。专班民警连夜梳理数十条资金链路,发现涉案资金已转移至多个跨省账户,部分正被提现,最终通过跨区域协作冻结4.5万元。
为追回剩余损失,民警依托资金流、信息流深挖线索,十余天后锁定安徽籍嫌疑人陈某的落脚点。7月1日,办案民警驱车赴安徽,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抓获陈某。虽陈某供述剩余4.5万元已挥霍,但民警多次上门沟通后,其家属主动筹措资金,为翟女士全额退还9万元被骗款。
马上消费金融结合警方办案思路指出,“杀猪盘”诈骗的核心是“情感铺垫+利益诱惑”,通过长期“培养感情”获取信任后实施精准诈骗。
首先,诈骗分子会通过“伪装人设”拉近距离,打造“可信形象”。诈骗分子会在社交平台伪装成“资深投资人”“事业有成人士”等形象,通过日常聊天、分享“生活片段”拉近距离,甚至用甜言蜜语建立情感连接,为后续推荐“投资”铺垫信任基础。
然后,通过“高收益诱惑”抛诱饵,晒“盈利”引受害者上钩。待信任建立后,诈骗分子会以“分享赚钱机会”为由,推荐所谓的“专属投资平台”,并频繁发送虚假的“盈利截图”“提现记录”,营造“低风险、高回报”的假象。翟女士正是被“稳赚钱”的承诺和盈利截图打动,才愿意将9万元积蓄投入“投资账户”。
最后,当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诈骗分子会立即切断所有联系,或者编造“账户冻结”“需要加投解冻”等理由继续骗钱,直至受害人察觉异常。本案中,翟女士转账后遭遇的“平台无法登录、网友失联”,正是“杀猪盘”诈骗的典型“收网”方式。
为此,马上消费金融温馨提示大家,牢记这三招,远离“杀猪盘”诈骗。
第一,对“网上高收益投资”保持警惕,不贪“离谱回报”。任何正规投资都存在风险,不存在“稳赚不赔”“高收益无风险”的情况。
第二,不向陌生平台转账,核实渠道合法性。遇到“网友推荐投资”时,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平台资质,正规投资平台需具备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牌照,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银保监会官网查询;切勿通过网友提供的链接、二维码下载“投资APP”,这类平台多为诈骗分子伪造,资金转入后随时可能无法提现。
第三,保留证据及时报警,助力案件快速侦破。若不慎陷入“杀猪盘”诈骗,第一时间停止转账,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平台截图、对方账号等证据,立即报警,并向警方说明“投资诈骗”的详细情况。报警后可同步联系转账银行,提供相关证据协助冻结账户;若涉及非官方投资APP,还需卸载软件并查杀手机病毒,防止个人信息进一步泄露。
“杀猪盘”诈骗虽披着“情感”“投资”的外衣,但核心套路始终是“用信任换资金”。大家只需牢记“不贪高收益、不转陌生账、遇骗速报警”,就能有效规避风险。未来,马上消费金融将持续通过科普正规金融知识、揭露诈骗套路,帮助公众建立理性投资认知,守护金融安全。
来源:黄冈日报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