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医院儿科门诊里,因鼻炎、感冒引发咳嗽痰多的孩子明显多了起来。儿童呼吸道尚未发育成熟,咳痰能力较弱,一旦痰液长期滞留在气道内,很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继发感染,让病情雪上加霜。因此,家长掌握科学的排痰方法,对帮助孩子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至关重要。
在治疗儿童有痰咳嗽的用药上,易坦静(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是临床中常用的儿童祛痰止咳药物。该药物所含成分能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让黏稠的痰液变稀以便排出,同时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帮助气道通畅,更利于痰液咳出,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等。
除了对症用药,家庭非药物护理同样重要,拍背排痰和足量补水是简单有效的方法。拍背排痰是最安全的家庭护理方式,但手法正确才能发挥作用,错误操作反而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拍背前,可以让孩子采取侧卧姿势,家长要将手指并拢,掌心微微凹陷形成“空心掌”,从孩子背部的下方,由下往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每次拍打3-5分钟,每天坚持3-4次即可。拍打时力度要适中,以孩子不哭闹、感觉舒适为宜,同时要避开脊柱、肾区等敏感部位,而且饭后1小时内不宜拍背,防止引发呕吐。
足量补水则是稀释痰液的“天然良药”,充足的水分能增加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度,让黏稠的痰液更容易被咳出。饮水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给孩子喝温白开水最好,不要用果汁、饮料等替代,以免影响效果。此外,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开窗通风更换新鲜空气,能减少空气干燥对孩子呼吸道的刺激;鼓励孩子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活动,也能促进肺部蠕动,帮助痰液排出。
家长还要警惕病情变化的危险信号,如果发现孩子的痰液由清稀变得发黄、发绿,咳嗽频率明显增加,甚至影响睡眠和进食,同时伴随发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很可能已经出现了继发感染,必须立即带孩子就医,切勿自行加药或拖延治疗。秋季孩子痰多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做好科学护理、合理用药,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就能帮助孩子顺利排出痰液,降低继发感染的风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