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世界里,一些看似“奇奇怪怪”的物品正悄然走红。从被戏称为“人类猫抓板”的感官石,到售价不菲却销量惊人的“扭扭乐”(Tangle),这些小玩具虽形态各异,却都承载着年轻人对情绪舒缓的渴望,共同勾勒出情绪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这些小玩具,初看让人疑惑“这玩意儿有啥用”,实则它们都是年轻人的情绪“搭子”。无论是物理世界中可按压、捏合、挤压的解压方块,还是数字世界里与AI聊天机器人谈心、养电子宠物,都为焦躁不安的身心提供了简单、重复、可控的情绪出口。社交平台上,“解压玩具”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抖音播放量近500亿,小红书也达60亿,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启信宝知识产权数据显示,围绕“解压”“玩具”相关的著作权达215件,专利有1132件,其中一款兼具娱乐、教育与解压功能的“二进制益智玩具”备受关注。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市场创新活力,更预示着情绪经济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
为何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能火?根源在于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压力倍增,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情绪舒缓和精神满足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在此背景下,情绪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全新的蓝海市场。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 - 2029年中国情绪经济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23077.67亿元,到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几乎相当于一些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GDP。
情绪经济的主流赛道广泛,涵盖潮玩、宠物、情绪健康、文化娱乐、解压产品及香氛等领域。启信宝数据进一步揭示,仅“潮玩”“疗愈”“解压玩具”相关企业数量就有4.4万家,“宠物”相关企业更是高达77.6万家,其中不乏已登陆资本市场的行业巨头。
从提供“治愈感”的香薰、萌宠咖啡馆,到营造“沉浸感”的剧本杀、密室逃脱,再到带来“解压感”的小玩具和“陪伴感”的虚拟偶像,“花钱买开心”“为感觉付费”已成为当下消费新趋势,共同撑起了万亿级的情绪经济市场。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情绪经济有望持续扩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在健康养生意识日益高涨的当下,人们对衰老的对抗从未停止探索衰老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它带来的身体变化却让许多人困扰不已NMN作为NAD+的直接前体,在抗衰领域...
Excel自诞生以来,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成为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办公利器Excel面世之初,作为一款单机软件,它操作响应迅速且离线工作灵活,受到广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