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部署,广泛动员和引领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乡村与基层社会实践,在亲身见证和体验中感悟党的科学理论在中华大地的蓬勃实践,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真切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在上海立达学院校团委的指导与支持下,“星火向党”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周密筹备和精心组织,成功入选校级重点实践团队。(田若琪)
图为团队成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田若琪 供图
踏寻红色足迹,共筑时代梦想。2025年7月13日,“星火向党”社会实践团队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平山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基层体察国情民情,学习宣传红色文化,重返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土地,感悟一代代奋斗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团队通过走访西柏坡等革命纪念地,了解燕赵大地深厚的红色历史,学习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助力青少年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同时,通过支教陪伴与理论宣讲相结合的形式,激发乡村青少年对课外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拓宽视野、传递温暖。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革命传统的沉浸式学习,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思政课”,激励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自我,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
追忆峥嵘岁月,赓续前行初心
图为团队成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同福园参观学习。张栗宁 供图
实践首日,团队便沉浸在正定这座古城的红色底蕴与时代脉动中。古朴庄重的正定县委大院见证了一代代公仆的勤政足迹,锐意改革、勇于担当的领导风范,以及严于律己、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怀。他的实践为青年树立了榜样,激励我们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为时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朴素真理。
随后走进正定县青年志愿者之家,其蓬勃的志愿精神与高效的组织模式,点燃了队员们服务社会的热情。团正定县委兼职副书记、正定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耿强强向大家介绍了青年之家的详细情况,团队成员们从中了解到青年之家不仅持续开展陪伴自闭症、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活动,还推出的“青年夜校”培训计划,以“服务”为内核,解锁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支持大学生创业补助,并争取创业贷款利率折扣,为正定县青年发展提供有效平台。
在闻名遐迩的正定塔元庄村,整齐的民居、现代化的设施与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塔元庄样板”。队员们沿着村史馆的时光长廊,触摸到一个普通村庄如何通过改革创新蜕变为“全国文明村”的奋斗密码。同时上海立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合作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仪式上,上海立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书记葛玲怡与塔元庄村党委副书记朱蕊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双方明确将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为青年学生搭建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实践平台,促进校地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塔元庄村作为"全国文明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成果,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建设乡村的社会责任感。紧接着探访同福集团,其“乡村振兴模式”将现代农业、健康食品与文旅产业巧妙融合,展示了龙头企业扎根乡土、反哺农业的强大动能,为队员们思考“三农”问题提供了鲜活案例。
挥拍国乒逐梦,访民联欢文艺
次日,团队成员感受了拼搏与艺术的碰撞。步入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的标语点燃热忱,无声地传递着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国球精神”,深深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队员。
夜幕降临,团队成员来到南岗镇平安村,在村干部带领下走访村民,深入了解基层生活,增进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同时热情参与石家庄市“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双争有我·百姓村晚”文艺惠民演出。团队成员还深情朗诵诗歌《我的祖国》,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本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传播文明理念,同时通过走访交流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凝聚乡村振兴共识,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
以青春兴乡村,青年助农当先
图为团队成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交流学习。张栗宁 供图
第三日,团队成员将所学化为所用,深入正定县平安村田间地头开展助农实践。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助农直播计划。整场直播聚焦槐花蜜、八大碗、水果罐头等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拓宽销路。从产品选品、直播脚本策划到线上互动技巧,每一环都透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正定县平安村的特色。同时,另一组队员发挥设计专长,应村支书提出的助农需求,为当地蜂蜜产品开展包装设计工作,他们深入调研产品特性与市场需求,反复打磨方案,力求将乡村的自然馈赠以更富创意、更具吸引力的形象推向市场。这一实践,是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的生动诠释。
回望圣地历史,叩问初心使命
行程后半段,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西柏坡。在西柏坡纪念馆诉说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壮阔史诗。踏访中共中央旧址,简陋的土屋、简朴的陈设,与在此擘画新中国的宏图伟略形成强烈对比,“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穿越时空,深深烙印在队员心中。在中央统战部旧址(李家庄)这片见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共商国是的热土上,队员们系统学习了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的光辉历史及其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以“赶考”姿态传承统战智慧,在学思践悟中深化责任担当,让“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持续绽放光芒。
图为团队成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庄村唱响《团结就是力量》。田若琪 供图
团队成员于第五日探访了因《团结就是力量》唱响全国的平山县北庄村。队员们采访了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聆听北庄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将嘹亮歌声化作团结奋进、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磅礴力量。村两委班子迅速确立了“红色北庄、绿色振兴”的发展蓝图,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兴建村史馆、团结食堂、精品民宿和电商基地,将红色文化切实转化为发展生产力。这份“团结奋斗”的村庄精神,正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鲜活传承。
第六日团队成员踏上滚龙沟的崎岖山路,以徒步方式体验当年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环境。最终抵达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故居。在少年英雄牺牲之地,队员们重温他英勇无畏、引敌入瓮的壮烈事迹,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洗礼,对“少年强则国强”有了更切肤的认识。
点亮求知星火,共筑时代华章
图为团队成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庄村与村书记交流沟通。田若琪 供图
实践尾声,团队带着从上海革命起源汲取的深刻感悟,走进了西柏坡中学的课堂。一场主题红色理论宣讲活动热烈展开。队员们结合沿途见闻与深刻感悟,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生动讲述上海红色革命记忆、西柏坡精神、乡村振兴故事、英雄楷模事迹。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红色的种子在年轻的心田悄然播撒。这一刻,红色基因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在两代青年心中共同激荡的旋律,完成了一次生动的精神传递与“心灵洗礼”。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对“星火向党”社会实践团队而言,是一次从听到、看到到亲身践行的完整教育闭环。从北庄村回荡的歌声中,听到了精神的生命力;在村史馆的文物与故事里,看到了团结背后的牺牲与分量;在西柏坡中学的课堂上,亲手将这颗火种传递下去。这次旅程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社会实践的真谛在于“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们带着的不仅是满满的收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西柏坡的“赶考”之路仍在继续,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已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赶考”征程,决心将此次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化为未来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