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杭州市笕桥中学迎来历史性时刻——校史馆、爱国主义教育馆、民俗馆正式开馆。从1956年建校至今,从蓝天战鹰启航之地到现代化育人高地,笕桥中学以一场融汇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盛典,开启文脉传承新篇章。
杭州市劳模工匠协会副会长、市广电集团原总编郑桂岚,上城区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陈秋芳,上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卫东,西子联合控股董事长王水福,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笕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红兵,笕桥街道副主任倪佳佳,笕桥中学原校级领导沈斌、笕桥抗战纪念馆新任馆长高飞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钱江新城实验学校全体干部、笕中全体教职工、家长和学生代表,连同场馆建设方共同汇聚校园,一同庆贺“三馆”隆重开启。
杭州钱江新城教育集团理事长、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学校、杭州市笕桥中学书记周素颖表示,三馆的筹建是对笕桥文化“根”的深情寻觅,对笕桥精神“魂”的坚定守护,更是学校立德树人初心的鲜明延续,并对所有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表达衷心感谢。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在笕桥中学“三馆”开馆仪式上深情回顾母校培养之恩,盛赞场馆建设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她祝愿母校薪火相传,培育出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在仪式上深情回顾了在笕桥中学求学的难忘时光。他提及笕桥深厚的航空历史底蕴,并真诚寄语:期望老师们坚守教育初心,为国家培育更多有为人才;鼓励同学们珍惜青春、把握当下,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将笕桥精神不断传承与发扬。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在讲话中表示三馆同辉,是文脉的延续、精神的铸就,标志着学校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希望笕中以“三馆”开馆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好校史资源、开发好校史课程,讲好校史故事,筑牢培根铸魂根基,真正让场馆“活”起来、让教育“实”起来、让传统“新”起来。
一段跨越三代的“笕中情缘”温暖了整个会场。70年代校友俞爸,分享了自己从笕中毕业后投身铁路事业的经历;女儿俞琳受父亲影响,毅然回归成为笕桥中学副校长,称这是最无悔的选择;外孙女李雨萌已成长为一名杭高学子,却仍时时怀念在钱江新城实验学校度过的三年珍贵时光。一家三代人虽身处不同时代,却都以实际行动延续着对笕桥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与坚定信念,让“传承”变得具体、温热而充满力量。
十位嘉宾共同登台,将手掌轻触LED大屏,启动倒计时。伴随全场齐声数秒,“三馆”正式开馆。现场掌声如潮,音乐恢弘,这一刻在镜头中定格,成为学校发展历程中又一值得铭记的高光时刻。
王水福与周素颖共同为“笕中印记”揭牌,现场掌声热烈,全体嘉宾随后合影,记录下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杭州市笕桥中学校史馆通过丰富展陈,生动呈现学校自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馆内引入AI机器人助力历史讲述,科技感十足,吸引了众多嘉宾互动体验。现场氛围庄重温馨,“文脉永续”的精神内涵深入人心。
爱国主义教育馆以“笕桥飞鹰”为主题,设有“笕桥航校”“八一四空战”“空军英烈”等展区,再现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飞行员英勇无畏、血战长空的感人事迹。展览同时呈现国际援华航空历史,弘扬爱国、勇敢、担当的笕桥精神,激励青年一代砥砺前行。
民俗馆以“地域文脉”为魂,生动呈现笕桥特色文化底蕴。馆内打造了一间中药房,陈列108味中草药标本,从杭白菊到浙贝母,将《本草纲目》变成了一部生动的3D立体书。同时展馆通过历史影像与实物展陈,还原了老街“药铺林立、舟楫往来”的盛景,凸显“以药兴镇、以文润城”的地域特质。
从昔日的蓝天战鹰启航之地,到今天三馆同辉的育人新程,笕桥中学始终以文化铸魂、以历史明志,书写了一条守正与创新相融的发展之路。愿这三座场馆成为所有笕中人回望初心、汇聚力量的精神灯塔;愿这一脉跨越时空的薪火,照亮更多学子奔赴未来的征途。仪式虽有终,传承永不息。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