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IP创始人、作家李筱懿的视频号知识专栏,邀请到了德国著名行为经济学家、波恩大学经济学教授阿明·福尔克,以同声传译的方式,和他的书籍《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在博弈中抓住人性的微光。
领导画饼、同事甩锅、朋友借钱……面对利益博弈,如何不被道德绑架又守住底线?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贡献了80%的团队作业,而队友只记得你的划水?
读完《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仿佛经历了一场对人性深处的“解剖实验”。这本书并非道德说教,而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如何被环境、情绪甚至自我欺骗所操控,又在博弈中试图抓住一丝人性的微光。
这是一本从经济学,从科学视角讲人性的书。作者阿明·福尔克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理性与情感、自私与无私等复杂的层面,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人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博弈过程。
读完这本书,李筱懿说自己深受启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提到,人性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许多灰色地带。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价值观、情感、利益等。
理性告诉我们应该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做出明智的决策,但情感却常常让我们陷入冲动和盲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跟随理性还是顺从情感?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博弈,不仅影响着我们个人的生活,也在更大的社会层面上产生着影响。
“没有人会为你付给他的钱而殚精竭虑,却可能因为你给予了他认可和尊重,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有社会交换会引起个人的义务感、感激之情和信任感,而纯粹的经济交换则不能。”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这是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本能。然而,过度的自私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和冲突。相反,无私的行为能够带来和谐与共同进步。在人性的博弈中,如何找到自私与无私的平衡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期待更多学者大家走进李筱懿的直播间,为读者打造“早间精神加油站”,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传递温度和精神滋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