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社会实践,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寻梦沙舟”实践团队成员响应国家“三北计划”“两山”理论号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以实践助农带动乡村振兴。
实践第一站:初见沙貌,库布齐景区实地调研及宣传
实践团队来到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第一站就是库布齐沙漠景区。
在这里,实践团队成员体验了景区特色项目,并拍摄了宣传视频,视频自发出以来,播放量破万,为库布齐沙漠景区带来了更多的知名度及关注度。
实践第二站:深入沙地,实地探访光伏发电基地
休整过后,寻梦沙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库布齐大基地。
跟随大学生治沙先锋人物冯慧的脚步,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了光伏治沙区域、家庭林场等治沙前线阵地。
“治沙是艰苦而一往无前的。”实践团队成员王佳楠希望着一望无尽的沙漠和星星点点的绿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任何一位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年轻人都值得被歌颂和赞扬,流芳百世。”实践团队成员蔡佳希如是说。
在光伏发电基地,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平茬过后的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树苗无法存活,治沙的居民会部分撤出沙区,基于此现象,项目团队成员启动了“沙柳苗‘二创’手工艺品研发计划”,旨在帮助村民丰富生活滋味、寻找更多增收机会。
实践第三站:助老护幼,留守老人、儿童一对一沟通交流平台建立与投放
实践的第三站,寻梦沙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敬老院及儿童福利机构,并在在敬老院、儿童福利机构开展了宣讲,与多所机构达成协议,推广并投放了“信连心”一对一陪伴小程序,让孤老、幼儿、学生有更多的倾诉对象,让更多的大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让信传情,让心更近。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寻梦沙舟社会实践团根据走访结果,完成了治沙相关文化著作的前期创作(至少2000字大纲+30000字正文),目前已通过审查,将投入全平台投送。
未来,寻梦沙舟实践团队成员以实际行动展示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热情,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切实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工作的展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