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普瑞眼科医院儿童眼病与视光科马惠芝主任成功为一名18岁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完成斜视矫正手术。该患者曾于5年前接受过一次斜视手术,经检查发现,其斜视度数高达70个三棱镜度。术后患者眼位恢复良好,重影症状消失。然而马惠芝主任特别强调:“手术成功只是阶段性成果,若想真正恢复双眼视功能、重建立体视觉,术后必须配合系统性的视功能训练。”
五年斜视困扰,少年再次面临复视难题
五年前,当时年仅13岁的他,就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并接受了右眼内直肌后徙手术,术后眼位基本恢复正常。然而最近,他再次出现看东西重影、复视的症状,不得不寻求专业帮助。
来到天津普瑞眼科医院后,马惠芝主任及其团队为其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内斜度数很大,看远处和近处都出现明显重影和复视,立体视完全缺失,四点灯检查也处于单眼抑制状态。
精准诊断,排除其他可能性
在明确手术方案前,患者先进行了脑系科检查,但检查后发现,不存在任何异常,排除了其他病变可能性,最终确诊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视觉训练至关重要
针对患者的复杂情况,马惠芝主任及其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了斜视矫正手术。术后复查结果显示,其眼位恢复正常,重影和复视问题得到解决。
但是,马惠芝主任特别强调:"斜视矫正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还必须进行系统的视功能训练,才能恢复立体视觉。"
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手术成功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马惠芝主任解释说:"斜视患者长期处于异常视觉状态,大脑已经适应了不正常的视觉信号。手术后,虽然眼睛位置正了,但大脑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同时使用两只眼睛,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视功能训练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和立体视觉。"
专家提醒:警惕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危害
马惠芝主任表示:"最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病率较高,当孩子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眼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导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生,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让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一旦出现复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作为医生,需要检查患者的眼位、眼球运动,鉴别是麻痹性斜视还是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更重要的是,像后天的麻痹性斜视或者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都需要到脑系科接受检查。如果检查没有问题,也需要观察半年。如果半年后仍然存在重影、复视、有内斜等情况,就要及时考虑斜视矫正手术,术后还要提醒患者尽量减少看电子产品的时间。"
通过这个案例,马惠芝主任希望提高公众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认识,重视电子产品对视觉健康的潜在危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并在治疗后积极配合视功能训练,才能真正恢复健康视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