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千网助梦实践队助力乡村振兴
7月3日至9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千网助梦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廉江市安铺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挖掘当地非遗文化、走访特色产业、探寻历史文脉,以实际行动践行“百千万工程”精神,为安铺镇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非遗探秘: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7月4日,实践队分组探访了中晋陶瓷厂和万斯年网具工艺店。在陶瓷厂,队员们见证了瓦窑从原料筛选到烧制成型的全流程,用镜头记录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在网具工艺店,队员们与坚守彩扎技艺41年的万师傅深入交流,近距离感受彩扎艺术的独特魅力,龙头框架贴纱纸与“龙身”制作的多重工序令人赞叹。傍晚,实践队还走进安铺锣鼓传承基地,亲身体验鼓点韵律,聆听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
【附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
(图一:拍摄于陶瓷厂的车间内,工人修坯)
(图二:拍摄于陶瓷厂的车间内,实践队成员用镜头记录工人专注瞬间)
(图三:拍摄于万斯年网具工艺店,指导老师谢志强与万师傅交流)
(图四:拍摄于万斯年网具工艺店,龙头框架贴纱纸)
(图五:拍摄于安铺锣鼓传承基地,实践队成员亲身体会锣鼓的魅力)
产业赋能:数智助力乡村振兴
7月5日,实践队走访了万和腊味厂,了解其从家庭小作坊到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并针对企业线上推广难题,提出通过推文、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助力品牌宣传。当晚,实践队在水流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双百行动”数智化培训班,围绕抖音直播卖货技巧,为村民传授打造差异化直播亮点的方法,受到热烈欢迎。【附图六、图七、图八、图九】
(图六:拍摄于安铺万和腊味厂,腊肉成品)
(图七:拍摄于安铺万和腊味厂,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劳作)
(图八:拍摄于安铺万和腊味线下门店,精美包装礼盒)
(图九:实践队在水流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双百行动” 数智化培训班)
文化寻根:挖掘古镇历史底蕴
7月6日至7日,实践队化身“文化侦探”,深入探访玉枢宫、文阁塔和骑楼老街等文化地标。清乾隆年间的墙塑壁画、同治年间修建的文阁塔,以及南洋风格的骑楼雕刻,无不诉说着安铺镇作为昔日商埠的繁华与沧桑。7月7日,队员们走进安铺民俗文化馆,从西周独木舟到旧时市井老物件,一步步拼凑出安铺人生产生活的鲜活图景。
【附图十、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
(图十:文阁塔)
(图十一:匾额上的“骑楼老街”)
(图十二:拍摄于文化馆内)
(图十三:文化馆内的展品)
现代匠心:本土品牌的坚守与创新
7月8日,实践队走进廉江市老马食品有限公司(思源泉水厂),近距离观摩全自动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不同规格的矿泉水精准满足市场需求。从洗瓶、灌装到封盖,机械臂与人工质检的默契配合,展现了现代化产业对品质的极致追求。队员们表示,将通过新媒体宣传助力本土品牌,让更多人了解这份“为健康护航”的匠心坚守。【附图十四、十五、十六】
(图十四:拍摄于思源泉水厂,机器封盖环节)
(图十五:样品展示) (图十六:样品展示)
圆满收官:青春力量点亮乡土
7月9日,实践队结束行程,7天里,实践队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安铺的非遗技艺、产业故事与文化记忆,并计划通过推文、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认识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附图十七】
(图十七:吴挺副院长与实践队在安铺中学合影)
千网助梦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力量,终将让传统焕新,让乡土发光。
供稿/图:千网助梦实践队
日期:2025年8月14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