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走进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连片的莲藕种植基地里荷叶田田,水产养殖塘波光粼粼,村文化广场上“石桥火龙”的雕塑栩栩如生。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正依托非遗文化和特色农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图为渔业一角
“我们的‘石桥火龙’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支书刘涵自豪地介绍。近年来,冯家庙村深挖这一文化资源,打造"石桥火龙节"文旅品牌。每年春节期间,火龙表演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达500万元。
火龙训练及表演
在文化赋能的同时,冯家庙村夯实农业基础。村里发展莲藕种植500亩,水产养殖200亩,形成"农业+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订单农业”,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水产养殖河谷
"多亏了刘书记帮我们联系销路。"种植大户李婶感激地说。村支书刘涵创新采用"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年助农增收1.1万元。目前,村里正在筹建农产品加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产业发展中,党员先锋作用显著。"我们实行'党员带头包项目'制度,每个产业项目都有党员负责。"刘涵介绍。村里还完善村民议事制度,每月召开"院坝会"听取群众意见。
针对资金短缺问题,村里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小额信贷,最高额度5万元,已帮助12户村民创业。同时,整合易地搬迁户劳动力,开发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23个。
走在村道上,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序。2022年以来,村里投入300多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里开展“宜美融治·共享方舟”行动,将医疗、法律等服务下沉到村社,村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我们计划引进电商人才,拓宽销售渠道。”刘涵表示,同时希望上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
冯家庙村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既要立足实际,又要勇于创新。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这个古老的村庄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作者:冯帅)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