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新疆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6月13日至15日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肿瘤介入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肿瘤介入技术的前沿进展、临床实践及多学科协作展开深度交流。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肿瘤钇90治疗中心主任曹明溶教授受邀出席,并在会上分享了钇90治疗肝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案例。
会上,曹明溶教授结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00多例钇90治疗肝癌病例,阐述了该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钇90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其微球制剂通过超选择性动脉介入,在肝癌病灶内部实施‘毫米级核爆破’,被誉为肝癌精准放疗的‘靶向导弹’。钇90微球释放高能量β射线杀伤癌细胞的同时,还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肝组织。
“钇90治疗其核心优势包括‘强效缩瘤、增大余肝、控制门静脉癌栓’。”曹明溶教授指出,该技术尤其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为无法手术切除或传统治疗失效的患者争取根治性手术机会或肝移植机会。
曹明溶教授分享了多例钇90治疗的案例。其中,华南首例钇90治疗病例令人印象深刻:一名肝右叶巨块型肝癌(直径7.3cm)患者,经钇90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至4cm×4.3cm,甲胎蛋白(AFP)水平从90000ng/ml降至正常范围,后续通过手术切除实现临床治愈。
在2024年,一名肝右叶13厘米巨大肿瘤患者因肿瘤侵犯血管被多家医院判定“不可切除”,经钇90治疗后肿瘤体积大幅缩小至可手术范围,最终成功根治。
另一名合并门静脉癌栓的52岁患者,肿瘤直径达16厘米,经钇90治疗数月后肿瘤完全坏死,顺利接受根治性切除。
“这些案例证明,中晚期不等于绝望。”曹明溶教授表示,“钇90创造了‘降期手术窗口’。”
曹明溶教授还引用多项临床数据证明钇90治疗的显著疗效。
钇90双联合靶向、免疫治疗还可进一步提升疗效。相关数据显示,钇90联合免疫治疗可使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较传统疗法提升近3倍。钇90治疗结合靶向免疫治疗,还可显著提升抗肿瘤免疫应答,打破耐药瓶颈,为患者带来更长生存期。
总体来看,钇90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提升晚期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伴门静脉癌栓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
钇90治疗技术在2022年1月正式获得中国内地准入许可。钇90的出现,为中国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作为华南地区第一家获批开展钇90治疗的三甲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22年8月成功实施华南首例钇90树脂微球肝癌精准手术后,截至2025年4月已累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肝癌患者完成钇90治疗,构建了覆盖诊断、治疗到术后管理的全流程精准医疗体系。
本次会议期间,相关专家还围绕肿瘤介入技术的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展开深入探讨。目前,曹明溶教授团队正在探索钇90联合免疫疗法、个体化精准剂量学研究等前沿方向,力求通过“1+1+1”的联合治疗策略,进一步优化肝癌治疗效果。
“钇90治疗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个平台。”曹明溶教授总结道,“它串联起介入科、肝胆外科、肿瘤内科、核医学科等多学科力量,为肝癌患者构建从‘不可治’到‘可治愈’的全周期管理方案。” 随着钇90等精准治疗技术的普及,更多肝癌患者将迎来生命的新曙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