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王敏:让技术为设计注入温度——解码室内设计的破局之道

王敏:让技术为设计注入温度——解码室内设计的破局之道
2025-08-05 13:45:00 来源:看点时报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室内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从“手工绘制”到“智能生成”的深刻变革。在这个技术与艺术碰撞的十字路口,有人坚守传统美学,有人拥抱科技革新,而上海大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王敏,以多项技术成果和两项金鸥奖荣誉,成为行业转型的标杆性人物。他用激光扫描精准丈量空间,用3D建模定制家具灵魂,更用语音交互让设计灵感“脱口而出”。今天,我们有幸与这位将技术基因注入设计血脉的先行者对话,探寻他如何在方寸之间,构建出室内设计的全新维度。

王敏,知名室内设计专家,现任上海大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记者:王敏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作为室内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您的履历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很好奇,最初是什么契机让您踏入室内设计这一行的?

王敏:其实这个起点和很多人不太一样。我小时候住在老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家里的空间很小,但祖母总能把每一寸角落都打理得既实用又温馨。她会用旧木料改造成折叠桌,在墙面上嵌进隐藏式书架,甚至在楼梯下方隔出储物空间。那时候我就觉得,空间是有生命力的,它能通过巧妙的设计改变人的生活状态。后来接触到现代设计理论,发现这门学问不仅关乎美学,更关乎对人的尊重——设计最终是为了让居住者获得幸福感,这种“以人为本”的内核打动了我,让我决心把它作为终身事业。

记者:从对老房子的感性认知到成为行业专家,这条道路想必充满挑战。在您看来,室内设计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王敏:是“平衡”的艺术。它需要在美学与功能之间找到支点,在业主需求与空间局限之间找到出口,甚至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之间找到融合点。比如我早期做住宅设计时,遇到过一位轮椅使用者,他需要一个既无障碍又不失格调的家。我们通过抬高地面隐藏轨道、定制可升降橱柜、采用感应式开关等设计,既满足了功能性,又保持了空间的简约美感。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单纯做出漂亮的效果图更有成就感。

记者: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您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突破。我们注意到您研发了项技术成果,其中“基于语音交互技术的室内设计语音助手系统V1.0”尤为特别,能详细介绍下吗?

王敏:这款系统的诞生源于一个痛点——设计师在构思阶段常常需要反复调整参数,比如“把客厅层高增加30厘米”“将沙发材质换成亚麻布”,传统操作需要在软件中逐层点击,打断创作思路。我们的语音助手就像一个“实时协作伙伴”,设计师可以通过语音指令直接操控3D模型,系统能识别专业术语并即时反馈效果。

举个例子,当设计师说“在主卧加入步入式衣帽间,预留1.2米宽通道”,系统会自动生成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布局方案,并同步计算空间占用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学习用户习惯,比如某位设计师常用“莫兰迪色系”,系统会优先推荐相关配色方案。目前这套系统在我们公司的项目中,能将初步设计效率提升40%,未来还计划接入客户端,让业主也能通过语音表达需求,缩短沟通链路。

记者:技术创新背后一定有不少波折吧?研发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王敏:最大的挑战是专业语义的精准识别。室内设计有太多细分领域的术语,比如“悬浮吊顶”“干湿分离淋浴区”,普通语音系统很难理解。我们组建了跨学科团队,一边让工程师学习设计知识,一边让设计师参与算法优化,用三年时间积累了超过10万条专业语料库。有次测试时,系统把“隐形门”识别成了“隔音门”,导致整个背景墙设计出错,这让我们意识到,技术必须建立在对行业的深度理解之上,不能为了炫技而脱离实际应用场景。

记者:正是这种务实的创新精神,让您同时收获了金鸥奖“2023年度室内设计行业领军人物”和“2023年度室内设计行业最具市场价值项目”两项荣誉。拿到奖项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王敏:首先是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行业技术转型的认可。金鸥奖的评审标准很注重“市场价值”,这恰好契合我们的理念——好的设计成果既要领先,又要落地。比如获奖的“基于3D建模技术的室内家具定制设计系统V1.0”,已经帮助上百个家庭实现了个性化需求,这比奖杯更有分量。

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领军人物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现在行业里有很多年轻设计师比我们更有创意,我希望这个奖项能带动更多人关注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形成良性竞争的生态。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有人说现在同质化严重,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王敏:同质化确实是行业痛点,但本质不是创意枯竭,而是“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失衡。一方面,批量生产的建材和模块化设计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个性表达。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复古式的手工打造,而是要用技术赋能个性化。

比如我们的“基于能耗监测技术的室内节能方案优化系统V1.0”,能根据不同家庭的作息习惯生成专属节能方案——有老人的家庭会强化保暖设计,年轻人的公寓则侧重智能控电。技术让个性化不再意味着高成本,这才是破局的关键。此外,行业还需要跳出“重装饰轻功能”的误区,真正的好设计应该像空气一样,让人舒服却不刻意察觉。

记者:那在您看来,未来室内设计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王敏:我认为有三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全周期设计,从施工到入住后的维护升级,形成闭环服务;二是可持续设计,不仅关注材料环保,更要通过能耗监测等技术实现长期低碳;三是情感化设计,比如我们正在研发的“空间情绪映射系统”,能根据居住者的心理状态调整光线、色彩等参数,让空间成为“情绪调节器”。

现在很多人把室内设计等同于装修,其实它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融合建筑学、心理学、材料学甚至人工智能,未来的设计师更像是“空间策略师”。

记者:最后,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接下来的计划吗?

王敏:短期目标是完善现有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让“基于语音交互技术的室内设计语音助手系统V1.0”和“基于能耗监测技术的室内节能方案优化系统V1.0”惠及更多中小设计公司。长期来看,我想建立一个“设计技术开放平台”,把我们积累的算法模型、材料数据库开放给行业,特别是年轻设计师。技术不应该成为壁垒,而应该是阶梯。

另外,我计划在高校开设联合课程,把实战中的技术应用案例带入课堂。毕竟行业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我们这代人能做的,就是搭建更好的舞台。

记者:从石库门里的灵感萌芽,到用技术重构设计边界,您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设计行业的更多可能。再次感谢您的分享!

王敏:谢谢,也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设计的温度与力量。

当技术的冰冷代码与设计的温暖初心相遇,王敏用实践证明:室内设计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从石库门里弄的生活智慧,到语音助手系统的精准响应,从对轮椅使用者的细致关怀,到节能方案的人性考量,这条跨越数十年的探索之路,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

技术是工具,却能让设计更懂人——它让轮椅通道藏于无形,让语音需求秒速落地,让每个家庭的个性化渴望不再被成本束缚。而设计的本质,恰是用这种“懂”,在钢筋水泥的框架里种出生活的诗意。当更多设计师像王敏这样,以技术为笔、以温度为墨,室内设计行业终将突破同质化的困局,从“为空间做设计”升华为“为人的生活做注解”。

毕竟,最好的设计从不是炫目的技巧,而是让每个居住者在推门而入时,都能听见空间对自己说:“我懂你。”这,或许就是技术与设计融合的终极意义——让冰冷的空间,长出温暖的灵魂。邓全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行业报告首发!2025 年度电动窗帘十大品牌排名正式公布

2025-08-05 13:23:34行业报告首发!2025 年度电动窗帘十大品牌排名正式公布

纸护角厂家有哪些?深圳纸护角生产厂家哪家好?

2025-08-05 11:36:34纸护角厂家有哪些?深圳纸护角生产厂家哪家好?

汇总5w条用户评价,选出上海6家高性价比装修公司

2025-08-05 10:56:24汇总5w条用户评价,选出上海6家高性价比装修公司

北京国际高中择校:朝阳凯文与北京爱迪深度对比分析

2025-08-05 10:47:44北京国际高中择校:朝阳凯文与北京爱迪深度对比分析

上海装修公司如何选?上海装修公司口碑榜排名推荐_上海家装

2025-08-05 10:45:00上海装修公司如何选?上海装修公司口碑榜排名推荐_上海家装

深圳本地网站建设公司排行榜(2025版):靠谱推荐

2025-08-05 10:40:38深圳本地网站建设公司排行榜(2025版):靠谱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