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医学生的大一大二是在探索机体的生理病理,那大三之后便是走进临床,学习各种病症。但这种学习是局限的,因为仅局限在理论,书本上的知识很难与生活相联系。而实习便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即将步入大四的这个暑假,我决定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跟随医生们的步伐,踏入我所未触及的领域。
刚入急诊科的时候,我最大的感想便是: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电子血压计、听诊器、心电图仪、鼻氧管、心电监护、气管插管、股静脉置管、问病史、体格检查、CT图片……)因书本上学过而熟悉,而又因仅仅只是学过而陌生。我就像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分离,操作不起来……而开始我选择沉默,尽量让医生不叫我做事……但是急诊科事务繁忙,门诊看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抢救120病人、送患者取做检查等,怎么可能让我如此安逸。不久,我第一次被叫去协助做一些体格检查、用心电图仪做心电图,我回答道:我书本上虽然学过,但是可能不太会操作……医生们笑着说:没事,多看看就会了。这让我意识到我真的只会纸上谈兵,逃避不是办法。所以我下定决心,主动请教医生,不断学习新的临床知识,补足我所缺乏的技能。
在几天的学习中,虽然我还是做不了一些专业的急救,但是我也为我能够做些基础的事情而有成就感。甚至到后面,在医生较忙绿时,我也可以尝试为病人看病。
在这些天,我实现了从0到1,这是一个飞的跨越,若我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保持被动沉默不语,想必我只会一直于0,哪怕我将理论如何熟记于心,而正是实习让我走出了那一步。在急诊科,在那么多优秀的医生的带领下,我学会将理论运用于现实,观看病人的血象结果、肝功能、心电图,并为病人提出我自己的预后建议;我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将每种我所学且正好在临床所遇见的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影像学特点、治疗等充分掌握;我看见了书上所描述的临床表现的具体化,学会如何根据局部表现对疾病进行诊断。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20天实习中,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从一些常见病如普通感冒、大叶性肺炎、流感、急性扁桃体炎、眩晕症到一些较为急重的病如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医生们的专业、耐心,细心建议患者该怎么做;感受到了患者们看病的心切,以及疾病对他们的催残(见到许多结石痛真的,坐不了站不了只能躺着;见到许多糖尿病患者骨瘦如柴;见到呼衰患者拼尽全力呼吸……)在暗地下定决心,要坚持走好自己的医学路;我感受到了与死神争夺生命的紧迫感,心电监护、静脉通路、呼吸支持甚至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肾上腺素多巴胺注射、心肺复苏……急诊科的医生护士们一气呵成,让心电上的直线重新拥有它自己的形状,让血压计、血氧计上刺眼的红色数字变为绿色……每一位病人,满足的从医院离开,我想这便是医生们成就感的来源,便是医生以及医学生能够坚持医学路的动力!
在实习前,有同学跟我讲:你现在才大三呀,不着急,而且后面很多时间要去实习的,会累死的……但是犹犹豫豫的我还是选择了去实习。白驹过隙,20天一转眼过去了,结果真的很让我满意,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书本上很难学到的知识(胸痛一般要排除心肌梗死、气胸、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这四个较危险的病);进行了很多学过但是很少机会实践的操作(缝针、股静脉置管、拔管……);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急诊科医生(刘主任、张医生、李医生……);也结识了很多卫生院进修的医生前辈们;更坚定了自己医学信念,救济平民百姓……医生老师们的细心教导,对我的信任、鼓舞,让我不断相信自己,每天都能学到很多很多!同时,我也为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自豪!通过实习,我能发现自己不足,及时改正;能不断实践,让理论走出书本走进现实;更能不断提升,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我的医学生涯中,这20天实习也许会慢慢变得微不足道,但是它永远是我第一次走出书本,踏进临床的里程碑!!最后谢谢赣县区人民医院的老师们,愿意给我无限个实践的机会,并给予我无限的鼓励,让我从默不作声到积极主动!实习,让我不断成长!
(温见斌 吴非 王乐 赵能希 钟美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