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永城市芒山镇山城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院里就热闹起来。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烽火传红心实践团的师生们搬桌子、摆器械,不一会儿,测血压、测血糖、内科门诊、口腔门诊四个服务点就整齐排开,等待着乡亲们的到来。
“李奶奶,您先坐着歇会儿,我给您系好袖带。” 测血压的摊位前,同学半蹲身子,将血压仪袖带轻轻缠在老人胳膊上,手捏气球时特意放慢了速度,“您别紧张,深呼吸就行。” 看着仪器上跳动的数字,她认真记下数据,又叮嘱道:“您血压稍微有点高,平时少盐少糖,多遛遛弯儿。” 一旁的测血糖点,老师正拿着酒精棉给村民手指消毒,“扎一下就好,不疼的”,温柔的话语让原本有些抵触的大爷放松了不少,测出结果后,还细心讲解数值含义和饮食注意事项。
内科门诊前,几位老人围着医生细细诉说:“我这腿老疼,阴雨天更厉害”“最近总睡不好,是不是哪里不对劲”…… 医生一边翻看带来的健康手册,一边耐心询问症状、饮食习惯,把注意事项一笔一划写在纸上:“这药要饭后吃,每天两次,记不住就叫家里孩子提醒您。” 口腔门诊的同学则更忙碌,帮着老人孩子检查他们的牙齿并教他们正确的刷牙方式。
看着乡亲们攥着检查单反复确认 “真不用花钱?”,听着他们念叨 “多少年没这么仔细查过身子了”,心里忽然涌上一股热流。这些在城市里触手可及的基础医疗服务,在乡村却成了 “稀罕事”。我们递出的不仅是一张检查单,更是一份牵挂;讲出的不仅是健康知识,更是一份责任。
义诊结束时,一位大爷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来了,咱心里踏实。” 这句话让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这哪里是简单的义诊?分明是把课堂搬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把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誓言,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看着同学们额头上的汗珠子混着笑容,忽然懂了 “赤脚医生” 精神的分量 —— 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扎根土地、心系百姓的赤诚。
乡亲们的笑脸,是今天最好的 “成绩单”。作为医学生,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好知识,更要把本领用到乡亲们最需要的地方。这份在基层一线的实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需要健康护航,而我们,就是要做那支把健康送到田间地头的力量。这份经历,会永远刻在心里,提醒我们不忘医者初心,用专业守护每一份期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