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破界·聚变"2025数字治理峰会暨三公平台发布盛典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由“民生ESG社区生态研究课题组”与三公平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200余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全球治理新范式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路径。
峰会以"数字治理革新与文明传承创新"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研讨、合作签约等环节。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霍岳军、副会长付长生、副会长兼秘书长邱丽,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导演尤小刚,北京大学金融系教授窦尔翔,著名表演艺术家陶玉玲,华清资本(豆包科技)董事邓景军等嘉宾出席活动,就数字时代的规则构建、数据安全、文化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邱丽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文化传播生态,我们要把握技术赋能的机遇窗口期,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数字文化传播体系。"她指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为文明互鉴提供了全新可能。
尤小刚在致辞中指出,数字技术深刻变革了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呼吁在创新中坚守文化根脉,以科技赋能讲好中国故事。
在主题演讲环节,窦尔翔系统解读了《三公平台数字治理白皮书》。他提出:"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应成为数字治理的基石,这需要建立跨学科、跨国界的协同治理框架。
三公平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栎全面介绍了“三公平台”的愿景、功能定位及其在推动透明治理、赋能实体经济方面的核心作用。
中标智信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周妍玥探讨了民族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在驱动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路径;收藏家孙华分享了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技术保护和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思考与实践;嘉宾丁唯轩、夏国宏分别就“跨境电商与数字资产”以及“三公平台跨境结算与产业孵化”等议题发表了专业见解。同时,峰会见证了多家机构在民族文化研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生命健康、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合作签约,展现了数字平台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三公平台”,标志着这一聚焦数字治理现代化、助力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平台正式投入运营。会议认为,面对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需加强政企学研协作,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数字治理模式,同时运用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次峰会为数字治理与文化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在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姜新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