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终点,不在实验室,而在临床与市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简称“大健康研究院”)以成果转化为核心导向,持续构建以科研布局、平台资源、人才引进、政策协同为支撑的转化体系。一批生物医药项目正在这里,从“可转化”走向“已转化”。
截至2025年上半年,大健康研究院已支持企业、高校完成各类技术开发及服务合同总金额近7000万元;面向全球累计收到百余个项目申请,通过评审项目40余个,已签约落地11个项目,部分项目推进立项中,累计支持金额超6000万元,覆盖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疾病诊断三大方向。其中创新药项目占比超过一半,反映研究院在高壁垒技术领域的聚焦布局。
资金引擎持续助力。研究院牵头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专项基金,截至目前13个项目通过投决,累计投决金额达6100万元,其中10个为研究院孵化引育项目。
支撑成果转化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布局。截至目前,研究院共申请发明专利132项,孵化企业获得创新药物IND批件9项,为项目产品进入产业化提供源动力。
平台即服务,是研究院最具吸引力的服务力量之一。六大公共技术平台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设备资产约1.8亿元,覆盖小分子、大分子、细胞药物及配套实验设施。累计服务92家院外单位,对外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超1000份,有效支撑转化项目从实验走向中试。
企业的成长,是转化机制的最好呈现。目前研究院已支持落地企业41家,其中持股企业14家,孵化企业总估值突破33亿元。如代表性企业合肥天港免疫、瀚微生物、阿法纳生物等企业完成亿元级融资,展现出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项目之所以能快推快落,得益于一整套高效的遴选机制。研究院采用“全球征集+资金支持+本地落地”的滚动遴选方式,申报企业需具备明确的研发方向、较强的技术基础与产业化预期,经过初评、会评、终评、公示四个环节后签署协议。入选项目可获得200-500万的科研经费(特别优秀项目可一事一议)、公共平台支持、基金专项对接、政策扶持及孵化场地优惠政策等服务支持。
该机制已成功支持莱芒生物的“代谢增强型CAR-T”项目落地,该项目获1000万元支持后迅速进入临床试验中,目前已有30位血液肿瘤患者实现完全缓解。中生医疗项目也在获得300万元支持后实现流式细胞仪产品快速上市,极大地提高国内流式细胞仪的国产化率,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总装机量超500台,装机已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及部分出口国。
数据是标尺,项目是答卷。大健康研究院正以“选得准、投得稳、落得快”的机制推动一批转化成果向产业化迈进,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搭建更具确定性的技术转化通道。目前大健康研究院2025年全球遴选项目正在征集中,诚邀更多有落地意愿、有技术潜力的团队共赴“产业化下一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近期,雅迪与京东在雅迪电动车园区共同举办了京东家政外卖指定用车交车仪式交车仪式现场气氛热烈,数台车身贴着京东家政和京东秒送标志的雅迪定制电动车整齐列阵,正式交付...
出行拥堵心烦?续航焦虑难安?电池短命苦恼?雅迪冠能S 白鲨,正是你的破局之选!它集猛兽机甲美学、长续航、智能科技与全维守护于一身雅迪冠能S 白鲨颠覆传统电动车自...
近日,以"赢战旺季,乘势跃升"为主题的雅迪华宇电池2025年半年度总结暨7月战略研讨会隆重开启纵观整个上半年,雅迪华宇以现象级的裂变增长,彻底颠覆了传统铅酸电池...
7月3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出海国际合作主论坛上,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发表《中国数字化企业出海实践》主题演讲,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