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八大名酒进北京”的国家战略,开启了茅台与华都跨越半个世纪的匠心传承。2025年,当茅台与华都的帮扶情谊走过50周年,随着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天安门中轴龙脉窖池群的揭牌,更书写出中国酱香白酒产业从赤水河畔到龙脉之巅的传奇故事。
南酱北传,50年帮扶匠心倾注每一瓶华都酱酒
1975年,北京市经委、市计委联合下达了“八大名酒进北京”的重要任务,解决首都名酒供应问题,茅台酒厂迅速做出“北京的任务,茅台的义务”的决议,承担起支援北京,指导华都研制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重任。
在“八大名酒进北京”的历史背景下,1976年,茅台集团原董事长季克良率队20余次北上传授技艺,带着茅台的原料、辅料和母糟,恪守最正统的茅台工艺,历时5年,成功研制出嫡传茅台经典工艺、酿制于北京的华都酱酒。不仅填补了北京地区高端酱酒的空白,更开创了“北派酱香”的先河。
“不是茅台,胜似茅台。”产品面市后,包括季克良、高景炎在内的专家品鉴组曾对华都酱酒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小茅台”的美名不胫而走。当年岁月沉淀的3000余吨优质陈年酱酒的稀缺资源,今时今日也成为“龙脉之巅”续写50年正统酱香传奇的珍贵注脚。
“从茅台到昌平,一路崇山峻岭、崎岖难行。尤为困难的是,南北水土不同、气候迥异,同样的工艺,不一样的结果,是真正的困难重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研制出华都酱酒。这是中国酒业十分重要的一次携手与合作。”2017年“茅台帮扶华都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
为此,李保芳书记还专程带队考察华都酒业的生产情况和基酒储存情况,在确定了华都酒业一直坚守“茅台工艺 北派酱香”后,2017年茅台帮扶华都40周年之际,茅台与华都二次帮扶计划启动。华都派遣各类干部和员工奔赴茅台学习酿酒技艺,共计27批次、110多人次到茅台学习,华都酱酒的品质再上台阶。
2019年,华都在茅台技术团队指导下,改造建设茅台标准的酿造车间正式竣工并投产,拥有条石窖、泥底、三合土晾堂,每班组有12个窖池,班产投粮135吨糯高粱(与茅台车间同规格)等三大特征,北方酱酒首次实现全流程茅台标准化生产。
2019年6月,北京糖酒集团、华都酒厂赴贵州茅台集团交流学习中,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更是表示,“对华都酒厂的帮扶,过去干了40年,今后还要再干40年。”
2021年,茅台帮扶华都45周年纪念活动中,在三代茅台人的共同见证下,茅台与华都签订长期帮扶协议,季克良、高景炎两位行业泰斗受邀成为华都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季克良先生亲自题字“学茅台工艺,做国门酱酒”镌刻于华都酒厂的纪念石上。
2025年,茅台与华都50年携手情谊,已经成为中国酱香酒产业发展历程中一段绕不开的历史,更随着2024年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中轴线龙脉窖池群的的揭牌,这段横跨50年帮扶的酱香传奇,最终在紫禁城龙脉之上,完成了从技艺传承到民族文化输出的价值跃迁。
重在传承,立峰于道。以600年龙脉文化为基,50年匠脉品质为魂,“龙脉之巅”再续酱香传奇。
龙脉之巅,赴一场中国白酒的龙脉觉醒
华都酒厂前身为昌平县酿酒厂,建厂于1949年4月19日,由“聚通烧坊”、“瑞升泉”、“同泉涌”等知名老酒坊组建而成,坐落于北京中轴线龙脉与燕山龙脉交汇合流之地,天然具有中华文明的正脉基因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华都酒业,作为根植于北京中轴线北段延长线上的酒厂,又与新中国同龄,2024年为致敬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推出首款源自中轴线龙脉窖池群与嫡传茅台工艺的“龙脉酱香”——天安门酒·铁盖典藏。
为了更好地打造天安门酒·铁盖典藏,中酿品致董事长、中酿酒道馆创始人李作斌,这位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老酒龙脉探寻者”,怀着对“老酒宝藏”的深沉使命感,不惜重金专为天安门酱酒量身打造极具文化底蕴的“中酿酒道馆”,致力于把“天安门酒·铁盖典藏”打造成“中国酱酒超级大单品”,与龙的传人共同挖掘中国白酒价值投资最后一座宝藏。自此,“天安门酒·铁盖典藏”以高开高走的姿态,迅速开启龙脉酱香的新时代。
承龙脉滋养,享龙脉气韵,传龙脉文化。龙脉窖池群为中国酱酒“南酱北传”正宗酱艺提供了传承创新的“温床”。2025年,茅台帮扶华都50周年,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高品质生活的老酒需求,定义中国地标第一IP文化白酒,中酿品致联合华都酒业以肩负“中国文化老酒一号工程”的初心使命,倾力打造“铁盖天安门·典藏15”,成就中国白酒龙脉之巅的扛鼎之作。
50年茅台基因,铸就品质之巅。酒体甄选中国白酒泰斗季克良先生亲酿的1975年茅台帮扶华都元年最早期的陈年老酒,以平均酒龄逾15年的稀缺酱香老酒为基,融汇50年茅台母糟与龙脉窖池群微生物半世纪共生孕育的独特“龙酝”精华,经国家级酿酒大师匠心调和,最终成就酒体丰满、回味悠长,“一滴酒半世纪”的品质之巅;
国瓷大师督造,铭刻匠心之巅。器身由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国瓷泰斗朱占平亲自督造,严格遵循茅台年份酒开片古法。采用明黄紫砂陶为器身基底,点缀帝王御用的明黄丝绸与朱红飘带,飘带上“八大名酒进北京,茅台工艺传华都”十二字金句,铭刻茅台帮扶华都50年酱艺传承的匠心之巅。
600年龙脉底蕴,孕育文化之巅。正标深植六百年紫禁城中轴龙脉文化,以国门匾额文化“九龙图腾”暗合“龙腾盛世”的祥瑞寓意;背标延续茅台经典设计,方寸间尽显正统酱香血脉。品味一杯龙脉酱香,体悟的不仅是独有的天安门皇家文化、中轴线龙脉文化与故宫美学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守护,是对600年帝都荣耀及50载帮扶匠心完成跨时空传承的文化之巅。
酒与岁月,延续传奇。“铁盖天安门·典藏15”,不仅是茅台帮扶华都50年酱艺传承的集大成者,更是华都50年坚守“茅台工艺、茅台品质”的最高致敬,见证着中国酱香酒从技艺到文化的全面升级。
正如茅台帮扶华都45周年纪念活动中,华都酒业总经理朱华的肺腑之言:“没有茅台‘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帮扶,就没有华都酱酒今时今日的发展。”
7月,让我们共聚紫禁之巅,见证经过50年岁月沉淀,大师以心血造化的一杯陈酿琼浆“铁盖天安门·典藏15”,致敬茅台帮扶华都50年传奇,共鉴中国白酒龙脉之巅的扛鼎之作,共赴⼀场中国白酒的龙脉觉醒。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