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十二年没有回老家了,每次当父亲想我或我想父亲的时候,都是接他到南京住上一阵子。
可是,这一次太突然了,新春的大年初二上午十点,忽然接到大哥电话说,父亲不行了,我赶紧准备行装,踏上回家的征途,一路细雨蒙蒙,冷风习习,直到晚上十点才赶到家乡。 一进门我就呆住了,看见门口一块大白布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黑体“奠”字,用两根木棍支着挂在二哥家的门口。进屋再看一口冰棺放在堂屋正中。这时,我知道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但冰棺罩着,一点也看不清父亲的遗容。之后跟其他的兄弟一样,按农村的习俗,给父亲暖材(守灵),兄弟几个围绕在父亲冰棺的周围,身下铺满了稻草。
我静静地蜷缩在草窝里,一夜没有合眼,凝视着冰棺玻璃内,贴着玻璃开着的一朵朵冰花,想想父亲那慈祥而苍老的面孔,心里不禁一阵酸楚。多少年来,虽然心存父母恩德,却不能孝敬父母。这时,我的脑海思绪万千,一件件往事浮现在眼前。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老茧》的文章,叙述父亲那宽大的手掌,布满厚厚的老茧,写他什么时候起床到农田,怎样用他那沧桑皲裂的双手换来丰收的果实,冬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起来怎么帮生产队喂牛等等。那时在班里把《老茧》念给同学、老师听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当时《老茧》还获学校作文比赛一等奖,可惜这篇作文早已因生活的奔波和不幸而丢失了。
默默无闻、慈祥和蔼的父亲,自三岁时便成了孤儿。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因抗日战争而无辜地死去了。从此父亲跟奶奶颠沛流离,因得病医治不起,奶奶把他舍给了庙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僧人。父亲一生是不幸的,由于生活无依靠,奶奶只得改嫁,父亲变成了孤儿,先因病出家,后来还俗,为地主家做过长工,大跃进年代,差点饿死,文化大革命时期,因说实话又差点被红卫兵打死。出家时,他的师父教会了他一点医术,加之身上有一种所谓的灵魂附体,所以青壮年的时候,就时常给远近村落的人们治病,他的土方法很灵验,不知治好了多少疾病。为此人们给父亲起个雅号叫“老观音”。但因给当时大队书记的夫人看病未果而被抓起来,被打成牛鬼蛇神,那时我刚上小学,每天到临时监狱给他送上一碗山芋糊糊。那时的生活每天只能吃到一两顿山芋稀饭。山芋吃多了,胃自然不适,最容易从口中流酸水,但三百六十五天能吃什么呢?到现在我还有胃酸的毛病。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父亲,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这一点精神,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格意志,所以后来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虽然受到很多挫折,但跟父亲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父亲86岁,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他没有留下什么,盖的两床棉被,还是我给他买的,如今已破旧不堪了。身下仍是十年前睡过的一张夏天用的凉床,凉床上还铺着一层麦秸秆,我知道父亲的去世,可能一大半因受冻而至。想想老父亲因受冻而离开这个世界,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我这个做儿子的来说,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知道心里很不舒服很难过。此时我也不能够做些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了!但愿父亲在那个世界里,在上苍的加持下不要再受冻了。
多少年来,没有时间陪着父亲,总是忙。想想这次,要陪他老人家三天时间,这仅有的三天时间,但老父亲再也不会跟我唠叨了。除了听那些弟兄们的闲扯、儿媳们的嘀咕、亲邻们的盆碗筷子碰撞声、酒令声、喇叭声外,谁知道我的心声呢?现在陪老父亲三天还有什么意义呢?也只能告慰他老人家,人世间还有他的儿女们正在艰难地活着……
三天后,开始把父亲的遗体从冰棺里移至棺木中,我们这些后人都排队瞻仰他最后的遗容。父亲静静地躺在棺木中,面色还好,留着几根胡须,像是睡着了,我只是呆呆地看了许久。我知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见到自己的父亲了,他会在地下永远地睡着了,他再也不会为他的儿女因吃饭而发愁,因穿衣去不分昼夜地劳作了。这一会,他手上和脚上的老茧将永远地褪去了。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但父亲的去世,除了我和妹妹悲痛外,没有看到谁在悲伤,毕竟86岁了,在农村这算很正常的事,已经是“老丧为喜”了,有谁还会去悲呢?
在悲伤之余,我静静地观察父亲养的那条狗,它没有跟父亲活着的时候一样,全村的老少都集中在一个大教室内为奔丧大吃大喝,而它却蹲在父亲的冰棺前,一动不动地两眼呆呆地望着冰棺,农村难得一次这样的大场面,这么多的骨头散落一地,对它来说一点也没有胃口,它甚至不瞅一眼,只是换个姿势趴在父亲的冰棺前。虽然它只是第一次和我见面,但早已心心相印,一点不感到陌生,它趴在我与父亲的冰棺之间一动不动,两只眼睛直视着冰棺,后又跟着我把父亲送下土,在挖坑的时候,它一直望着坑,它三天没有吃一点东西,眼角始终挂着泪痕。当棺木落入坑内,众人你一锨我一锨把父亲棺木埋入土时,小狗伸出两只前爪拼命地扒土……这一点,我今天还在后悔,当初瞻仰父亲遗容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它抱起来去看父亲最后一眼呢?
由于南京有事,不得不离开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父亲已经安息了,可那条狗还有没有吃点东西呢?我希望它好好活着。在整个奔丧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虽然社会进步了,但人的感情却淡薄了,我在狗的身上还能找到那纯朴的情感,它比我们人更有人情味。很长时间过去了,我打电话问了大哥,关于父亲养的那条小黄狗,大哥说:“自从父亲死后,小狗几乎不再进食,
时常趴在父亲的坟头上,不久看见小狗死在父亲的坟墓边。”听到大哥这些轻描淡写的描述,我的眼泪早已打湿了面颊。
小黄狗终于与父亲融为了一体,从此父亲不再孤独。如今在思念父亲的同时想为小黄狗立一块纪念碑,以表达我对它的敬意。如今,我觉得小黄狗比我这个做儿子的更有孝心。希望有一天,世界能定一个爱犬日,因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作者简介:李岚罧,男,笔名,一梵,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奔流文学院第21期作家培训班学员,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kj005
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黄金作为"避险之王"的地位愈发凸显一、新手入门炒黄金的三大关键步骤1、明确投资目标投资目标决定了投资策略2、选择合规交易平台平台...
引言:专业级蓝莓施肥机是指专为蓝莓生长量身打造,针对蓝莓高频次灌溉需求、不耐盐且喜酸的特性,以及对营养液精准度的严格要求进行研发,融合智能施肥算法、智能管道保压...
不久前,北方大陆集团(Norland)《中国行记与桑给巴尔旅行指南》活动在北京盛大启幕,来自非洲的千余名合作伙伴齐聚一堂过去三年,非洲伙伴只能通过线上方式了解N...
当父母开始频繁调整手机字体大小,当阅读时需要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当他们感叹"年纪大了,眼睛跟不上了"……这或许不仅是自然衰老的表现,...
在热搜频率高过产品频率的时代,很多品牌活得像娱乐公司5月10日,在浙江德清召开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格力电器入选“2025新质品牌力创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