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即将来临和神舟二十号即将飞天之际,2025年4月23日,长三角航天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海神诺富特大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航天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旨在聚焦航天文化,凝聚各方共识,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会议由航天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仁飞主持。他以清晰的思路和专业的主持风格,引导着会议有序进行,为各方观点的交流碰撞搭建起顺畅的桥梁。
航天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毛宏伟在发言时提出,要让航天文化融入生活;要文旅沉浸,把“科普场馆”变成“宇宙游乐场”;要科普扎根,让“航天课本”成为“成长伙伴”;要人才孵化,让“航天职业”成为“热门选择”;要丝路相连,让“中国航天”成为“世界语言”。
航天文化专业委员会顾问周剑良教授对航天文化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释。航天文化是人类在探索太空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既包括航天科技知识体系,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考和人文精神。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勇敢实践,展现了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航天向往。
上海突出贡献专家协会秘书长韦学明介绍,协会服务近两百位院士,将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为长三角航天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上海市出口商业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颜万强介绍,上海市出口商业企业协会是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长期致力于服务上海外贸企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与会嘉宾积极踊跃,结合自身实践就航天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各抒己见。来自不同行业的嘉宾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创新的想法,思想的火花在会场中不断碰撞。沙钢不仅是民营企业,也是世界五百强之一,多年前就服务航天,为航天事业贡献特种钢,还投资了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沙钢的实践案例生动诠释了“航天+”的跨界融合模式,引发与会嘉宾对航天产业链延伸的热烈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重点培育航天科普教育、航天文旅体验、航天文创产品等新业态,打造完整的航天文化产业链。
会议最后,毛宏伟主任作总结性发言。他倡议专委会发起成立“长三角航天文化创新发展联合体”,织一张“资源共享网”,搭一个“项目共研台”,开一扇“市场共拓门”,组建“长三角航天文旅联盟”“文创产品供应链联盟”,共同开发,“抱团出海”,形成最有力量的“航天文化共同体”,让长三角的航天文化创新,成为中国献给世界的“星空礼物”。
此次长三角航天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航天文化创新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凝聚了各方共识,明确了发展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航天文化将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也将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航天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毛宏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营养食品室原主任、研究员,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专家委主任白树民,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航天文化专业委员会顾问周剑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军旅文化专家、航天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仁飞,上海突出贡献专家协会秘书长韦学明,以及高顿大职研、上海市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所、上海离退休老干部协会、上海现代绿色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出口商业企业协会、上海迈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氢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翰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港旺新材料有限公司、沙钢集团等企业、机构的领导、专家。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