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之后的周期反转,正在越来越清晰
2025年4月25日晚间,TCL中环(002129.SZ)对外公布2024年度报告。即使身为龙头企业,其在产业逆周期中承受的痛苦也极为明显:TCL中环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84.19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51.95%;净利润为-108.06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18亿元。
而价格与价值修复的曙光,也渐渐明朗: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在制造端的表现显著改善,2025年一季度,公司已实现经营业绩环比改善,并有信心在2025年度实现经营业绩改善。
这背后,是2024年年中开始的一场自我革命。穿越风雨洗礼,TCL中环正在进行更硬核的进化。
逆势谋变 淬炼韧性底色
光伏是最市场化的制造业产业之一。因而,不论国内国际,竞争都异常激烈。赢者通吃的阶段过去之后,全行业内卷来的猝不及防。可以说,2023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惨烈的光伏战,不断超出行业的预判。
根据TCL中环2024年报披露,公司年度亏损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首先,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自二季度起因产品价格跌破现金成本,陷入毛利亏损;其次,电池组件业务受制于产品转型节奏滞后于市场需求、终端区域集中度过高等结构性矛盾,在行业周期底部阶段进一步承压;此外,子公司受欧美市场价格竞争加剧、供应链布局调整等因素影响,对其整体经营形成明显拖累。
领先企业的成长,往往是更早从逆境中挣扎出来。
面对行业至暗时刻,TCL中环启动深度改革:内部经营团队形成责任共担机制,推动组织架构优化与决策流程提速。战略层面调整经营重心,集中资源夯实硅片核心优势。
随之而来的行业自律行动,也离不开TCL中环的声音。行业自律不仅是短期止血的手段,更是业内企业们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通过价格约束和产能优化,光伏产业链盈利拐点已初步显现。
韧性经营 坚守核心能力
闯过无人区,就要锻造硬实力。
“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光伏产业的全产业链效率如何,在全球竞争中地位如何,对绿色发展的作用如何,其价值源头都来源于此。
技术创新是 TCL 中环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19 年TCL中环推出的 210mm 大尺寸硅片,引领光伏行业进入大尺寸时代,通过提升单位面积功率、降低单瓦硅耗,推动了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并且,210 技术平台兼容性强,可适配多种 N 型电池技术,加速了行业向高效化、低碳化的转型进程。
2025年一季度,TCL中环210硅片出货量一举突破200GW大关,也印证着市场的选择、见证着TCL中环的硬实力。
穿越风雨 TCL中环全面进化中
光伏产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过程中,组件作为直接触达终端客户的关键环节,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展望TCL中环2025年发展,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也许是穿越风雨的征途中,其做强组件的一系列举措。如果说,210硅片的大尺寸带来的是对产业链降本增效的绝对价值,那么TCL中环向组件环节的战略延伸,是持续推进价值重塑中的重要一步。
TCL中环进行多种技术路线的布局,形成了涵盖BC、TOPCon及叠瓦技术的N型产品矩阵,覆盖多元应用场景需求。全球化制造与渠道整合及品牌体系重构,也是其做强组件的重要协同要素。
TCL中环持续推动的自主技术创新和Know-how工艺积累,或将厚积薄发,辅以国际化渠道建设的推进,带动其组件业务“高功率、高效率、低成本”的价值实现。
主营产品优势持续凸显,以及组件业务产品结构完善,营销能力提升等多重效应叠加发力,TCL中环2025年一季度显示突围之势:净利润环比改善47.9%,公司表示,有信心在2025年度实现经营业绩改善。
众行者远。在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会上,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相信,唯有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以协同发展为路径,才能实现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增长。”的确,在“双碳”目标与能源革命的大潮下,TCL中环的价值坚守也不是个案,正在因为一批优秀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不断奋勇拼搏,展现逆周期韧性,推动着中国光伏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
远行者恒。尽管2024年是“至暗时刻”,但随着产品技术升级、产线结构调整,随着产品竞争力、产品供应能力及全球化营销能力的韧性推进,TCL中环正逐步走出风雨。尤其是经过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的“硬仗”检验,其重塑增长逻辑的步调正越来越清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