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专家工作会议于2025年4月20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特殊食品(中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支持。标准是药食同源产业规范化发展的基石,科技创新是药食同源产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核心驱动力,本次会议旨在强化标准引领,深化科技赋能,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本次会议邀请了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共同参与,促进行业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有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名誉会长刘兆彬,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郑华林,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徐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勇生,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文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科技部项目863/973 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特殊食品(中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主任王林元,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重大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项目办副主任金敏,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重大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项目办秘书长郭晓东,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会长石凤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标准样品与定值研究室主任巢志茂,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欧阳竞锋,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张成岗,原河北省政府参事、河北大学教授博导、雄安新区智库“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李赶顺,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县域经济专委会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养居融合分会秘书长才世红,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理事、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大健康系列标准工作组组长严宏,中国企业联合会健康中国企业行动协调推进办公室宣传策划部主任扈明,原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教授葛少钦,保定老年开放大学校长徐浩,河北开放大学教授李楠,应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商贸流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波,山西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二届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崔彧,京东健康渠道总监姚国双,华夏药食同源产业孵化平台创始人张喜梅,山西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中心黄芪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贾玉曼,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理事、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大健康系列标准工作组组长严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委员会药食同源工作组副组长耿大志,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品牌科技建设分会秘书长于荣华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约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各位专家分别从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现状、前景、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讲话,并就《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两项标准的制定情况展开深入探讨。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重大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项目办秘书长郭晓东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药食产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非常荣幸再次聚集北京中医药科大学召开的药食同源两项标准的工作会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在大健康产业、药食同源产业标准化工作方面的高质量布局。
在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引领下,药食同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瑰宝,其产品质量的安全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健康。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引擎。
此次《药食同源优选产品评价规范》标准,是对传统中医药智慧的重要创新,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坚实保障,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有序健康发展。
《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标准,着力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展示企业的核心科技力量,从而推动产业的升级。
国家卫健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重大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项目办公室始终会关注、重视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关于大健康产业、药食同源产业标准的制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