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5 日,科技日报发文《干细胞疗法或将翻开新篇章》,再次将干细胞治疗推到大众视野的聚光灯下。近年来,干细胞疗法频繁见诸报端,从科技前沿刊物到主流媒体,其热度居高不下,引发了全社会对医学未来变革的无限遐想。
自 1932 年干细胞相关研究问世,近一个世纪的探索让我们对这种神奇细胞有了深入了解。人体由数千亿细胞构成,多数细胞分裂一定次数后便走向 “衰老”,致使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而干细胞,这群未分化的 “特殊战士”,拥有分化成上百种细胞类型的 “超能力”,为生命的修复与再生带来转机。
英国《自然》网站报道,截至去年底,超 100 项临床试验获批或完成,涉及癌症、糖尿病、癫痫、心力衰竭及各类眼疾等。人民日报也曾发文《干细胞:为人类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点明其在白血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广阔前景,再生医疗也因干细胞技术迎来飞跃契机,如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衰老器官修复等。
众多干细胞类型里,间充质干细胞是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类干细胞。它广泛存在于骨骼、脂肪、胎盘脐带等组织,其中胎盘更是干细胞的 “富矿”,成为现代再生医学的主要细胞来源。
以糖尿病为例,传统治疗多为控制血糖,难以根治。而干细胞疗法中,间充质干细胞经刺激后,有望分化为胰岛细胞,重新为机体注入分泌胰岛素的 “活力”,从根源上改善病情。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不断受损,导致运动障碍等症状。干细胞移植则可补充、修复受损神经元,为患者重燃生活希望。
实际临床案例更有力证明了干细胞疗法的潜力。2016 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博雅干细胞库,用患者母亲二胎时存储于博雅干细胞库的胎盘干细胞,成功治疗早衰症,患者衰老进程得到缓解与逆转,开辟了早衰症治疗新路径。同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与博雅干细胞合作,运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活动度恢复正常,实现了该领域的全新突破。
如今,全球数千临床试验聚焦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从罕见病到慢性病,干细胞疗法不断拓宽医学边界,解决更多健康难题。随着研究深入、技术成熟,或许在不久的 5 到 10 年内,糖尿病、帕金森病等诸多顽疾,都能在干细胞疗法的助力下被攻克,为人类健康事业书写崭新篇章,开启医学全新纪元 。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