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赔一直是消费者购买保险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体现保险保障功能、服务民生的核心环节。
但理赔也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各种误解,比如:保险公司理赔难,能不赔就不赔;小公司不靠谱,大公司理赔更容易;线上买保险容易理赔难等。事实果真如此吗?保险公司每年发布的理赔数据或许能找到答案。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6日,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众安保险、平安健康等在内的40多家保险公司,均已经披露2022年度理赔报告。
按照惯例,理赔报告对2022年全年的理赔金额、理赔件数、理赔险种、各险种赔付比例、各险种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分布、理赔时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
总体来看,40多家险企共赔付真金白银超2800亿元;受理的理赔案件中,97%以上都能顺利获得理赔;理赔时效不断刷新,小额理赔最快仅需2秒钟;医疗险和重疾险仍是赔付大头,但重疾险保额缺口仍较大。
如实告知是前提
一般来讲,消费者理解的理赔难,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赔不到和赔太慢。但从获赔率来看,保险并不存在理赔难的问题,绝大部分人都能拿到理赔款。从理赔时效来看,保险公司理赔也并不慢。
那为何消费者仍然认为“理赔难”?
蜗牛保险经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精算师李致炜向记者分析称,一方面是消费者理解的保险责任和保险公司赔付时划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消费者投保的是一份意外险,得的是重疾,如果拿着意外险的合同去申请重疾险的理赔肯定就赔不到。“这和消费者在投保时没有看清保险条款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可能是保险销售人员未向投保人说清保险责任和理赔标准,甚至存在一定的销售误导,夸大了部分责任。”
另一方面,目前行业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赔标准,很多都是通过人工来判断,标准更是不统一。
有业内人士补充称,理赔对保险公司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客户服务,也是风控手段。只要达到合同条款规定的理赔标准,且提交的理赔材料相对齐全,保险公司一般都会选择赔付,但不排除有保险欺诈、投保未如实告知、不符合合同约定、合同约定的免责事项等情况存在,从而导致拒赔。
重疾保额缺口大
与往年情况类似,重疾理赔平均保额数据“喜忧参半”。喜的是,消费者重疾保障意识逐年增强,平均理赔保额逐年上升;忧的是,重疾赔付金额集中在20万元以下,更多集中在10万元以下,保障偏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比头部险企,中小公司重疾险件均保额更高。
资深保险经纪人透露,不排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多个平台投保,把保额分散了,导致重疾件均理赔金额低。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老牌保险公司2022年度的理赔保额,很可能是消费者在五年前或者十年前购买的保单,所以相比之下购买的保额较低。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即便平均理赔金额达到20万元,相对于重疾平均康复费用20万至50万元来说,也并不算充足。
李致炜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互联网重疾险的平均保额会更高,平台会建议消费者,在保费有限的前提下,宁愿减少保障期限,也要把保额做高,这样的重疾险才有意义。
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提供的数据,恶性肿瘤通常治疗费用为20万至80万元;重大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花费为22万至50万元;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通常治疗费用为10万至30万元;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治疗费用为10万至30万元;终末期肺病治疗费为10万至30万元;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通常治疗费用为10万元/年。要是加上后期康复及治疗所需的支出,目前平均理赔保额则更是不足以支撑实际所需治疗费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