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北京通州一小区因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引发火灾,造成5人死亡,火灾原因初步判断为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在家中充电时发生爆炸起火。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7月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6462起。其中,居民住宅、自建房和沿街门店是电动自行车火灾高发场所;电气故障和自燃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过度充电、电池单体故障、电气线路短路是导致火灾的根本原因,且电动自行车火灾随气温升高呈逐月上升的趋势明显。
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分析发现,电动自行车相关安全事故主要呈现三大特点:火灾事故较多;车辆改装是引发事故的关键;电池和充电器是造成事故的重要源头。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表示:“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铅酸电池,一类是锂电池。市面上的电动自行车一旦发生事故,撞击到电池在所难免,或者遇到磕碰、淋雨、涉水等外界干扰因素,都可能引发火灾。另外,充电器进水、进潮气、进尘土以及高低温变化过大也可能造成充电参数变化,进而造成起火。而相较于铅酸电池,锂电池在特性上也更容易达到着火点。”
电动自行车因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其引发的恶性事故也频频发生,让不少消费者对于能否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产生疑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只要消费者购买的是合格产品,并严格按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仍是出行好帮手。
坚决不用改装电池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丰台区多部门,对刘家窑一处电动自行车电池非法拆改作坊进行联合查处,没收违法组装成品蓄电池29块,电池电芯167块。
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店主刘峰告诉记者,一些用户为了增加电动自行车的里程和载重量,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加装电池。殊不知,这样做的隐患非常大,加装的电池需要配备新的充电器,不合格的电池、充电器便被用在了电动自行车上。目前市场上有黑作坊改装的电池、充电器等不合格产品流通,而专卖店都是从厂家代理商直接进货,到货后还会仔细查验。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建议消费者切勿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因为在改装过程中容易破坏整车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从而引发车辆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故障,发生火灾事故的几率也相对增大。若电动自行车电池已过有效期或者在有效期内发生质量问题需要更换的,应尽量更换同款电池产品,避免因电池不适配而引发事故。
据了解,2019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先后三次组织对电动自行车产品实施监督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气装置、车速限值、淋水涉水性能和车速提示音等七个方面。其中,电气装置项目不合格极易引发起火事故。
电池定期检测更换
“对于电动汽车,大家都知道需要定期检测、保养,可是对于电动自行车,能够做到定期检测、更换的却不多。电动自行车电池使用时间长了,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更换,害怕因电池老化引发自燃等问题。”采访中,不止一位电动自行车车主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发现缺少有定期检测整车线路、电池的服务。记者又致电雅迪、小牛、爱玛等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询问其销售的电动自行车是否有定期保养服务,客服均表示“有”,同时明确表示保养服务的具体项目需要到服务点或销售点咨询。
现实情况是,电池是否该更换,全凭消费者自己的判断。有业内人士提出,为了应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的安全隐患问题,可以进一步推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上网,提高电动自行车车联网的渗透率。如果电动自行车能够像电动汽车一样普及车联网设备,那么,充电是否充满、电池温度是否过高等就都可以进行监测,可以大大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分析指出:“目前,‘新国标’的标准体系在对电池的要求上仍然偏弱,是一个短板,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池安全性的管理,用更严格的标准规范电动自行车电池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改变错误充电习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居民区看到,有居民从六楼窗口拉出一根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多辆电动自行车同时使用一个普通接线板充电……这些做法都极易引发火灾事故。而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发现人们对应该怎样正确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并不了解。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一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董芳忠/摄
为此,各地纷纷建设共享充电设施,并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到专用场所充电。
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看到,近段时间,不少小区内都新建了充电桩,充电桩配有高温报警、自动断电等一套保护措施。据充电桩运营公司介绍,充电桩24小时配有专人监控,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端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车辆和电池的远程监控、异常报警、精准定位和远程物理锁定,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处置。
居民将电池放入充电柜充电。董芳忠/摄
刘峰告诉记者,除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设施进行规范外,充电过程中一定要避开几个误区。
第一,要定期充电。电动自行车在不骑行的状态下依然会“自放电”,不充电会造成“亏电”现象,即便不使用电动自行车,每周也要至少充电一次。
第二,不能整夜充电。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充电器不具备充满断电功能,整夜充电会造成过度充电,不仅影响电池性能,还容易因电池持续高温发热引发起火、爆炸。一般充电时长不宜超过8个小时。
第三,不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不同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电压和安时不一样,混用充电器会损伤电池,造成危险。
第四,电动自行车刚骑行结束后不能立刻充电。因为在骑行过程中,电池需要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入,这个过程中,电池会释放热量,而充电过程也会释放热量,这就会造成热量叠加,影响电池的续航和寿命。骑行完毕后,应给予电池20分钟以上的冷却时间,待电池恢复正常温度再进行充电。
第五,不能在高温环境下充电。高温会造成电池“过热”,容易造成电池出现鼓包,导致危险事故发生。充电时要将充电器放在容易散热的地方,并随时检查充电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随着共享充电桩的不断增加、市场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将不再困扰消费者。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