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吴晓波真正的告别!
吴晓波告别年终秀一周之际,吴晓波频道总编魏丹荑给我们发来了长文《骑到新世界的背上:吴晓波频道的个人经济体平台实践》,算是给吴晓波这10年的一个盖棺定论——这10年,吴晓波频道其实一直在做个人经济体平台的实践。
尽管我2023年才提出个人经济体理论,但和很多卓越的个人经济体一样,吴晓波甚至在10多年前就做起了个人经济体实践,而吴晓波频道,则无疑是个人经济体平台的实践。
我在2023年出版的《个人经济体》一书中,就有一个章节从个人经济体角度来剖析吴晓波——吴晓波无疑是典型而又卓越的个人经济体。吴晓波频道10年,也是魏丹荑在频道工作的10年,这位“局内人”解读得深刻又生动。
前不久,我邀请魏丹荑参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课题组开题仪式暨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可惜她在忙着吴晓波的年终秀而未能到场。此文是魏丹荑作为课题组专家为该活动拟做的分享。
阅读此文,既是吴晓波作为个人经济体的成长史,也是吴晓波频道作为个人经济体平台的实践历程,更是个人经济体快速崛起的时代画卷。吴晓波一直喜欢称自己是记者,之前记者只能“记录”所处的时代,而在当下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个人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去组织社会生产,去“创造”这个时代——这,正是他们所骑的“新世界”最大的红利。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个人经济体高质量发展课题组执行组长
南京大学·个人经济体实验室执行主任
王万军
以下是全文
《骑到新世界的背上:吴晓波频道的个人经济体平台实践》
——吴晓波频道总编
魏丹荑
在吴晓波老师眼中,互联网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六次“冲击波”,从新闻、购物、服务、金融、城市、空间、工厂,中国是“被互联网改造得最彻底的国家”。
互联网依托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正在爆发出惊人的创新活力,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微信,微信融合了社交、通信、支付、媒体、电商等各种场景服务,好比一把万能的“瑞士军刀”,极具中国特色。
2012年8月17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两年后的2014年5月8日,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上线,2021年吴晓波频道视频号正式上线。
作为吴晓波老师的主要内容阵地,吴晓波频道运营十年至今,累积粉丝435万,日均阅读量15W以上。
受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分享一些经历和感受,恳请批评指正。
一、建立、身份认定与识别
以吴晓波个人IP为载体的吴晓波频道,在2012年掀起的自媒体浪潮中,属于后进者。与网络文化和平台的不兼容是主因。
但“天”变得比想象的快,当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到它的背上。因此,吴晓波频道的开篇文章,标题就叫《骑到新世界的背上》。
为了坚定踏入新世界的决心,吴老师就将编辑好的短信和邮件分别发给各大媒体平台,告诉他们从此不再继续专栏写作,所有文章都会发布在吴晓波频道上。
骑上背只是第一步,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横空出世,全球都没有对标物,没有对应的发展模式。
我们的经历中,耗费心力的,无疑是对公众号调性和面向群体的摸索与定位。
吴晓波频道频道订户的身份认定与识别,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很清晰的事情,它首先非常模糊,甚至不构成为一个问题。
然而,随着人群的增加,以及内容及互动的频繁,筛选效应自动地出现了,在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迄今便已形成了一个与身份有关的“基本标签”,它们大抵是——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
吴老师认为,所有的公号,最终要经营的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是人,这应是社群经济的根本。
这些人不应是乌合之众,而是价值观、审美观前提下的族群聚合,吴晓波频道也许是所有公号中第一个鲜明地提出“拒绝屌丝文化”的,它让我们失去了一些支持,同时也凝聚了有一致立场的人。
因价值观而聚合,以兴趣点而分众,这是正在展开的实践,它无法一僦而成,却可以在有耐心的工作中渐渐生成。
与此同时,我们还拓展了内容的形式,不止是文章。
以往的媒体人为报纸写专栏、为电视台做节目,只收取稿费,与报纸或电视台的广告应收毫无关系。在自媒体模式里,一篇专栏或视频将构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无论是前向式收费(会员制或订阅制),还是后向式收费(广告内嵌、品牌冠名、流量分成、打赏),都将与内容提供者直接相关。
媒体人非常相信媒体的属性,但互联网教会我们另外一个概念,产品属性。
内容在这里是广义的概念,包括自媒体提供的文本、音频、视频,以及课程、活动等其它衍生产品与服务。
随后的几年中,我们将内容以产品思维进行运作,因此在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内容形式。
2015年,知识付费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上线。
在信息过载的压力面前,“每天听见”以吴老师的专业眼光和研判,过滤大量无效信息,提供优质内容供给,它让碎片化的时间熠熠生辉。
2016年,以报告、数据解读为核心的“晓报告”诞生。
区别于传统报告事无巨细,散漫无边,《晓报告》立足读者视角,以一种主题明确、逻辑连贯、生动易懂的解读方式呈现,让读者能用碎片化时间轻松阅读、抓取重点。
与此同时,依靠这400多万关注用户,2016年开始我们从消费升级切入,累计对10万新中产用户,从财富、职场、家庭、价值观等开展调研,由此完成“新中产白皮书”,如今这项调研已经持续进行了7年时间。
2021年1月,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我们“再次”骑到新世界的背上,吴晓波频道视频号正式开启常态化运营。
2月1日,发布短视频《人生算得细一点,并不妨碍你的诗和远方》点赞数超过10万,成为第一个爆款;2月6日,视频号关注人数突破10万,至6月8日关注人数已突破40万;短短半年时间,成为微信视频号生态中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大号之一。
二、内容是创作,而非生产
在市场普遍追求“爆款”的背景下,吴老师以及吴晓波频道十年来坚持认为,爆文同样源于创作而非生产。
作为有价值观的自媒体,更在乎“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因此,我们鼓励实地采访调研,详实的数据与资料分析,尊重创作者内心真正的表达意愿。
我们相信,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写出言之有物、逻辑严密、数据扎实的好内容。
对此,我们总结了四个传播经验:专业,情绪,个性,社群化。
(1)专业:财经新媒体的“自我修养”
过去传统媒体把持着书写的优先权,如今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新闻的出口”,媒体行业已经呈现出“大规模业余化”和“去职业化”的趋势。这是《未来是湿的》作者克莱•舍基的观点。
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尤其吴晓波频道是财经新媒体,我们自始至终都不曾忽视财经内容的专业属性,它不仅是一篇文章成为爆款,更是达到发表门槛的前提。
这种专业主张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的认知,要求作者具备充分的商业知识素养,以及良好的商业感知力与判断力;专业的分析,作者必须以专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解读财经事件;专业的编辑,每篇文章都需要经过编辑团队严格的审校流程,确保内容无误,形式规范。
专业性是财经新媒体文本的第一属性,唯其如此广泛的传播才能拥有合理内核。
(2)情绪:唤醒读者分享的意愿
唤醒情绪无疑是新媒体爆文的共性之一,只有“当我们关心时,我们会去分享”。
所以,一篇好的文章,首先是表达作者内心萌生的强烈情绪,“心中有所郁结”才能下笔千言;
其次,文章也应当精准捕捉社会酝酿多时,众人想说而没有说的情绪,以期赢得广泛共鸣;再次,诉诸文字的情绪表达,仍然必须是理性而克制的,情绪赋予文字精神,而非令其腐化。
财经文本不应充斥硬邦邦的数据图表,更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它同样可以是有态度、有价值观、有趣味的表达。
(3)个性:一种让文字发光的能力
吴老师常以文字够不够“性感”来形容一篇文章的生动与否。所谓“疏可跑马,密不容针”,张弛有度,挥洒自如。
自媒体文章亦然,一个优秀的作者无需掩藏锋芒,应以敏锐的洞见搜寻最佳的表达视角,快刀截流,果断出击。舒张个性,作者方能见微知著;自由吐纳,文字方能平中见奇。文章定期推送,但创作不是例行公事,我们不单要把事实陈述清楚,更要力透纸背,走向思维的纵深。
说到底,文章创作最忌人云亦云,如果一篇文章不能打破人们脑中的某种思维定式,不能发掘人物、事件、现象背后的故事,只能被归入没有灵魂的行列。
(4)社群化: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学
微信公众号内容生态本质上是一个社群化的生态,大众传播的土壤不再,圈层化传播的潮流兴起。此时,新媒体不再仅仅输出内容,它同样在输出价值观,并用价值观筛选用户构成秉承相同价值观的社群。
原因在于,自媒体的创作同时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自媒体传播同时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属性。
从PC端到移动端,网络媒介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模式,大众媒介时代的传播转变为“互播”,人际间、群体间都可以轻松地进行信息交换。
内容的创作者与读者可以实现及时互动,读者可以投票、留言、点赞、分享,甚至有可能触达文本生产的核心权力:选题权、写稿权和审稿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利用媒介提供的种种便利,参与到内容的生产过程中。
三、人,是社群经济的根本
吴老师认为,所有的自媒体,最终要经营的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是人,这应是社群经济时代的根本。
2021年,吴晓波频道已经拥有超过400万的关注者,在这个庞大的泛财经爱好者社群之中,核心用户自发组成了吴晓波书友会。这是吴晓波频道的社群运营的起点。
结合吴晓波频道多年的社群试验,站在一个社群运营者的视角,我们梳理出一些新媒体时代的社群运营特征:
(1)新工具:高效协同的网络通路
新的工具改变了信息的传播、产品的流通以及人员的聚合与互动方式。吴晓波频道发布一篇推文,瞬间就可以触达400多万关注者,所以“咖啡馆改造计划”,《我的诗篇》众筹观影,《腾讯传》预售……可以通过公众号一则消息传导到数百万书友,进而在全国范围掀起一轮又一轮传播热浪。不可否认,这要归功微信、微博等实时工具,归功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便捷,是新技术催生的新工具让社群运营超越了过往的时空限制。
(2)价值观:因为认同才而在一起
吴晓波频道成立之初就鲜明地确立了自身社群的价值观:“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
吴老师曾在文章中写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那就是“态度”。“态度”是一种价值判断和身份认同。有态度的人,清醒地知道自己认可什么,反对什么,愿意与怎样的人在一起,以及不愿意与怎样的人在一起。任何一个“态度”,都有因果和取舍。明确的“态度”,让一个人变得成熟而清晰,从而在芸芸众生中,区隔出不同的社群。
吴晓波频道不计成本地全程支持《我的诗篇》图书出版和纪录片制作,也能爽爽快快在平台上售卖自家杨梅酿造的美酒。因为我们认定,社群之内,因趣味和价值观相似而其乐融融,沟通成本趋近于零;社群之外,人人形同陌路,事事争吵不休,口水分歧,终无结论,而我们不必为此浪费时间。
(3)参与感:一种更加民主的文化
直到今天,黎万强提出的“参与感”依旧没有过时。当初米粉借助互联网,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梦想赞助商等角色,热情饱满地参与到小米产品研发、测试、销售的各个环节当中,让小米的设计和运营得以持续优化。
在吴晓波频道的社群运营中,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吴酒在设计上遴选的书友原创诗歌和画作;比如《腾讯传》连载之时,知情的读者帮忙提供素材、补充事件细节。因为我们确信参与感能够让每个成员被尊重、被重视,它是个体自我实现和社群活跃度的前提与基础。
德国学者彼得·斯皮伯格在《社群思维》中同样认为,加强参与程度,可以把当事人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带来更好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并取得更好的结果。参与感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社会在一切层面建立一种更加民主的文化。
(4)自组织:集体行动的“原力”
凯文·凯利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蜂群、蚁群、雁群,发现拥有强大适应性和自主性的群体,往往呈现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结构,这种各级次单元彼此连接又相互独立的状态,反而让群体顽强演化。
新媒体时代,社群一定也是以一种自治模式、群联结模式、分布式管理模式来运作。唯其如此,每个成员的创造力才能被完全解放,组织才能“永远青春,永远热泪盈眶”。
吴晓波书友会最初就是书友自发组织的产物,从一本书到一座城,从一座城到八十多座城市的社群,每一次蜕变都是自发催动的结果。在“咖啡馆改造计划”中,书友们主动捐赠图书,并多方联系各地咖啡馆进行合作;而经典重译计划就是书友们主动萌生的想法,北京书友会更是主动参与到书稿的审校之中。
也就是说,书友会能够自主创造出社群文化、信仰和身份特征,以自然出现的整体性作为共同理想。
(5)跨界:通往1001种未来
学者埃蒂纳·温格认为,“在同一社群中,社群成员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同样的问题或者对同一个话题的热情,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互相影响,深化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尚需明确的是,社群不寻求强制性规范的约束,它需要为人们创造机会和空间。把所有人连接在一起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之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不设限的可能性。
因此,社群的跨界成了新媒体时代的必然选项。“9·19社群狂欢节”就是对跨界这一主题的充分诠释。人们可以在吴晓波频道获取财经知识,在张德芬空间获得心灵慰藉,同时,还可以是一名户外运动社群的成员。
今后,社群运营必然是一种开放的姿态,以人的创造力为本,实现有温度的情感链接,并且应该鼓励跨界。跨界不仅意味着身份的转换,资源的互通,一种保持多样性的自由精神,更重要的是它指向未知,而未知是最迷人的未来。
我们认为,自媒体社群要做的其实就是三件事:第一,完成精准连接,让有共同喜好、需求和审美的人聚在一起;第二,让连接起来的人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第三,为这个社群生产或提供最好的产品。
四、从新媒体到新商学
吴晓波频道作为一个新媒体平台,特征之一就是形成了“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社群生态,这个社群依靠优质内容和服务维系,在视频化和知识付费产品的探索之外,也正向另一个领域进发——新商学培训。
在吴老师的定义里,中国商学培训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年代至2010年全盘日美模式的“引进时代”;2010年至2018年非学院派野蛮发展的“草根时代”;以及2019年至今的“新商学时代”。
置身新商学时代,商学教育的全球视野、中国经验、学理体系建设和行业细分研究成为普遍特点。同时,新商学利用工具迭代有效提升了学习的效率与体验。诸如黑马学院、混沌大学、湖畔大学等一大批新商学机构相继诞生,它们敏锐地抓住职场人和企业家们的学习热情,为之贡献了有别于传统商学院的思想盛宴。
这场变革中,也有吴晓波频道的一席之地,我们尝试构建起独特的学理培训体系,持续以赋能和连接,服务中国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吴老师意识到,中国的商业文明正从产业商业主义时代,向产融商业主义时代急速地迭代衍变。此时,资本对任何实体经济的渗透、冲击和辅协能力指数级地增加,任何企业都面临如何证券化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家的角色定义也正在发生同步的变化,在资本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和认识实业,学习用融资和投资的方式促进财富增值,是一门急需学习的新课程。
2017年3月28日,吴老师发布专栏文章《从今天起,有一类企业家叫做“企投家”》, 宣告了“企投家”这个新物种的正式出现:他们兼具企业家和投资家的融合性角色,具有鲜明的两栖型特征,一栖于钟爱的实体产业,让它迭代进步,永续发展,一栖于“非理性繁荣”的资本市场,让自己的财富在运动中增值。
为了服务这个特殊的群体,助力一代中国企业家打破知识焦虑、产业焦虑和资本焦虑,吴晓波频道发起成立了企投会这一以捕捉“全球机遇+中国机会”,成就“卓越企投家”为目标的交互式学习社群。
2019年4月,我们正式发起新匠人新国货促进会,旨在聚合新匠人新国货领域的新锐企业、上下游企业和社会赋能型企业,共同推动新匠人新国货事业发展。
事情的缘起,要追溯2015年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以这篇文章为时间锚点,我们看见了中国新中产崛起的沛然之势,看见了本土文化意识苏醒,以及中国的消费文化和审美标准的转向。
此后,越来越多新国货企业集体出现,它一方面应和了新中产的审美需求,同时更成为当年“双创”热潮中的一股清流。吴老师视之为令人兴奋的经济事件,并用“新匠人”为这些致力于创造新国货的企业家命名。
在产品设计上,我们的商学教育在讲师、内容和工具层面都进行了迭代:
①讲师多为一线企业家、投资人,比学院派导师更接地气,内容上紧跟潮流,感染力更强;
②精心设置课题,聚焦某一领域做深度打磨,利用最新理论和案例,奉献独特认识体系;
③灵活使用新技术、新工具,融合线上与线下课程,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和社群氛围感。
五、跨年演讲:吴晓波年终秀
社会犹如高速列车裹挟着众人不断前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知不觉被改变,传统的跨年方式也亟待焕新。那个时候举办知识分享性质的年终秀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首先,新中产带动的消费升级不再满足于卫视歌舞跨年。2015年新中产群体已经逐步壮大,他们文化消费的层次和审美都在提高。彼时,各大卫视的跨年晚会多以明星歌舞节目为主,不仅铺张浪费,而且千篇一律,已经造成了审美疲劳。如同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所述,以电视为媒介的文化因其娱乐化、庸俗化、碎片化会逐渐失去生命力。
第二,新中产的认知迭代呼唤“知识跨年”的新形态。信息爆炸的时代往往也是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惟有让知识加速更新才能缓解焦虑。尤其在跨年夜这一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渴望一场有思想、有力度的年度总结,梳理过去的来由,捕捉未来的征兆。学者喻国明说,“在一个充斥着焦虑和失控的时代,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把控‘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变动不居的世界的‘知识抓手’”。那么,知识跨年也就成了不错的选项。
第三,知识跨年的真知灼见和全媒体传播两者聚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主讲人以自己一年来对于社会的切身体验和调查研究,总结提炼出全新概念、断言与预测,为观众的自我审视和时代感知提供了方向性的启发,使之可以更好进行新一年的工作统筹和时间规划。同时,这些观点依靠各自新媒体平台传递给精准受众,并通过全媒体渠道持续发酵,成为现象级的传播事件。
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吴晓波年终秀和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它们试图重新定义“跨年晚会”的意义,用独创性的思想为公众带来新的可能:摆脱传统娱乐行业营造出的物质狂欢的流量场,发挥媒体的渠道功能,基于优质内容“自传播”的属性,以新的观察视角、话语体系和呈现形式,创造一种更值得拥有的跨年方式。
2015年12月至今,吴晓波年终秀已经走过十年时光。
每年的跨年演讲长达3-4个小时,吴老师每次都精心准备,以贯穿始终的深刻视角、精妙逻辑、卓越智性进行集中式的知识大放送,把观众一次性喂饱,让他们满载而归。
十年来,我们怀着“把每年的最后一天留给爱的人,倒数第二天留给自己”的念想,跨越群山大海,相继来到上海浦东、无锡灵山、珠海横琴、厦门鹭岛等多个现场,观众人数从第一届的1000人扩大到2020年的近10000人,全网曝光量如何从4000万冲向9.9亿,越来越多的朋友与吴老师一起一同“遇见过去”“预见未来”。
我们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从喧嚣中寻找真相,从时代和社会的剧变中,学习自我的深层认知和理性思考。
复盘年终秀的创作本身,也有几个特征经验总结:
1.观点:赋予概念生命
以“新国货运动”为例,近年在吴老师和吴晓波频道的推动下,“国货崛起”“国潮出海”“品牌新国货”在业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风潮,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新国货的品质,许多创业者也涌入新国货赛道,打造自己的品牌。
而吴老师在年终秀演讲时,更是为之构造了一个完整话语。
在历史维度上,本轮国潮是自晚清民国以来的第三次国货运动,说明本轮新国货品牌崛起其来有自,肩负历史使命;
在国际对比上,讲述了20世纪早期和上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国货崛起的过程,表明新国货运动有赖强盛经济的支撑,是本土审美觉醒、重拾文化自信的必然产物;
在发展定位上,定义了新国货产品新审美、新技艺、新连接的属性,以此梳理出新国货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经营策略。
新国货运动从而不再是一个时髦空洞的概念,它被彻底激活了,它从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经济规律中汲取养分,在自由市场之中大显身手,成就一派蓬勃气象。
2.金句:激活媒介的精灵
演讲中的金句能够第一时间吸引眼球,即时进入新媒体的传播网络,它们是激活媒介的精灵。年终秀每年都会奉献诸多朗朗上口的金句,财经分析获得久违的人文色彩,转变为颇富价值感的社交货币,有效提升了演讲的传播热度和广度。
在2020年的年终秀上,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吴老师化用莱昂纳德·科恩的《颂歌》中名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鼓励大家“巨石崩裂时,有人看见了恐惧,有人看见了光”。
在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他用生动的比喻阐释道:
中国经济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正在追赶产业智能革命的未来列车。
在谈论我们应该把自己托付给怎样的城市时,他提出了“四个年轻”的衡量标准:
一座有未来的城市一定是有很多年轻人的城市,有年轻产业的城市,有年轻资本的城市,有年轻心态的政府的城市。
在回应如何化危机为转机时,他呼吁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都是以无比的勤奋为前提。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好时光。
3.故事:最真实的最动人
如果抽象的概念需要借助比喻,借助案例故事来阐释。那么,真实的人和事天然具有朴素的感染力。
年终秀上,吴老师的演讲除了必要的图表数据,除了研究总结的金句断言,还讲述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
2020年在分析直播现象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时,他向大家介绍了浙江偏远山城松阳县直播卖蜂蜜的麻功佐;聋哑人少曼如何在“世界上最安静的直播间”努力打拼自立生活;58岁回乡创业的周新平,签下家乡4.8万个农户,帮助他们卖茶油……
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偌大中国的各个角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有了这些默默的奋斗者,才铸就了这个国家经济崛起的神话,这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
每年一度的吴晓波年终秀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提前数月进行筹备,吴老师也会例行在年底闭关,专注准备演讲内容。
除此之外,年终秀的背后还有一支神秘力量在默默支持我们,那就遍布全国各地、自发组织的社群,形成了一股超越时空遥相呼应的“社群力”。
六、把世界交给“巴九灵”
很多人也许会问,那么你们公司为什么叫“巴九灵”呢?其实“巴九灵”是“890”的谐音,就是80、90、00后的意思。
2015年3月3日,《吴晓波频道300天》报告发布,当时频道的订阅用户突破了60万,针对这个体量不小的泛财经族群集合,我们特意做了一个统计。
这60万人,有“三个60%”:60%为80后年轻人,60%为男生,60%的用户集中在北上广深、江浙鲁,其中,上海、北京和广东三地的订户均超过了6万。60万人中,使用苹果手机的有18万。
也就是说,一开始频道用户的主体就是“890化”的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群。他们多是逐渐崛起的新中产,热衷了解泛财经领域的资讯、话题和事件,同时,他们又希望这些财经内容的另一面是柔软而有趣的,所以,这种独特的知识渴求决定了频道的内容定位和价值取向。
在内容呈现形式上,频道大幅度增加了创意图片和自制图表,使得财经阅读的愉悦度略有增加;在与读者的互动上,频道有意识地设置投票和调查板块,“把我们的观点告诉世界”,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并因此生保持独立的观点和立场。
2020年,频道再次对用户情况做了调查,进一步深化了对于用户身份的认知。
数据显示,68%的用户来自一、二线城市,是最先感受时代潮汐的人群;95%的人愿意为产品1%的功能多付一倍价格,他们的消费审美已然甦醒,不再满足于大众化趣味;70%的用户个人年收入在20W-100W之间,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40%为企业高管人群,可以说是深谙商业规则,具有成熟“商业人格”的群体。
因此,面对这些年轻的用户群体,吴晓波频道把内容生产的方向定位为财经知识、产业观察和企业管理三大板块。与此同时,也明确了平台的价值所在:挖掘新闻背后的财经知识,发现数据之中的商业价值,在理解新中产的需求和焦虑的基础上,与其共同成长;在助力企业家提升自我的同时,与之携手同行。
运行十年,大到宏观环境,小至我们的产品业态、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以上基本盘,至今未有动摇。
*图片由吴秀波频道提供授权使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