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常常疑惑
为什么自家孩子那么小就近视了?
其实近视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今天带大家看看导致孩子近视的“元凶”有哪些?
父母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概率会显著增加。当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是近视或高度近视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须尽最大可能避免容易发生近视的环境因素。
错误的用眼姿势
不正确的用眼姿势,如写字时离书本过近、坐姿不端正、握笔习惯不好等,都可能影响视力。正确的用眼姿势要求握笔距笔尖一寸,坐姿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牢记20-20-20法则(每隔20分钟休息20秒,目光离开屏幕,向20英尺(6米)以外的草地、绿树或其他物体眺望)。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阅读或写作,都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近视。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和娱乐中,应适当休息,让眼睛得到放松。
相信近视可以治愈
近视一旦发生,通常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保守方法可以完全治愈真性近视。然而,一些家长仍盲目相信各种“近视治疗神器”,而忽视了科学的近视防控措施,使得孩子近视越来越严重。
不科学戴镜
不科学的戴镜方式也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如佩戴眼镜后不按时复查,导致眼镜度数与实际视力不匹配;或者只在看近处时戴眼镜,而在看远处时不戴,这些都可能影响视力矫正效果。
视觉环境不佳
不良的照明条件对视力有不良影响。光线过暗或过亮、工作面照度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引发近视。孩子的学习环境要符合用眼卫生要求,家中需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孩子学习使用的座位桌椅注意定期调整,每年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个性化调整学习桌椅的高度,适应孩子生长发育变化。
没有定期的眼科检查
定期的眼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建议家长给孩子从小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眼轴等眼部情况,以及身体发育指标和用眼习惯等。
临近期末,只专注学校不参与户外活动
有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户外光照强度更高,视网膜照明增加,多巴胺释放增加从而抑制了眼轴增长。然而,在学业压力下,许多孩子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增加了近视的风险。
饮食不当
饮食不科学也可能导致近视。长期摄入过多的甜食和精细食物,可能导致机体血糖升高,进而影响眼球晶状体的发育。家长应引导孩子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奶制品等。
睡眠不足
持续的睡眠不足也可能导致近视。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期,缺乏睡眠会影响眼睛的调节功能。儿童和青少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小学生应保障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孩子的眼睛正值发育阶段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
从遗传、用眼习惯、视觉环境、饮食、睡眠等多方面入手
采取科学的近视防控措施
共同守护孩子的清晰视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