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压力,留学生求职的风向也变了:想留在海外,但海投300份简历只收到2份回复正在成为常态;回到国内找工作,却又面临着“怎么找?找什么?去哪找?”的灵魂三问。
海马职加观察到,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当下,不少留学生开始病急乱投医,但他们往往只会对“凑合”的工作相看两厌,随后陷入“求职——离职”的恶性循环中。留学生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挥出应届毕业生和海归的身份优势?
过去,出国读书的目的之一是润出去,但今时不同往日,海外工作不好找,润不动了。
全球疫情大流行开始后,哪个国家的经济都不景气。2022年,放眼整个北美,大量科技公司为了降本增效掀起裁员潮,仅美国就有15.3万科技从业者丢了饭碗。
但科技这一行,是中国留学生海外求职的大热门。岗位本身已经是僧多粥少,大部分本土公司相比留学生更喜欢招本地人。在综合考量求职压力、生活压力之后,留学生们基本选择润回国内。猎聘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后首选找全职工作的留学生中,超过8成的人希望回国就业。
但回国求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国家统计局报告,2023年4-6月,青年人失业率连续3个月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与之相对的是,教育部统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58万。这两组数据意味着,求职只会越来越残酷。
在打算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中,90.79%的人表示回国求职压力很大,“国内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这个原因以91.85%的得票率,成为留学生们最担心的问题。
求职压力是回避不了的,那么留学生应该如何迎难而上?海马职加建议,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
以网友Eve为例,Eve英硕毕业8个月还没找到工作,2022年12月毕业后一直在老家悠哉玩耍,今年3月底才到上海找工作。她表示,一开始心态还很轻松,但进入6月后突然焦虑了起来:7个月的空窗期是实打实的,但又不想进水浅王八多的小公司,感觉自己要被社会抛弃了,找不到工作愁,找到了也许更愁。
从Eve的话中不难看出,她和多数留学生一样,将大厂名企作为求职的首选目标,因为大厂的发展前景更好,薪资相对更高。但Eve的行动缺乏策略,一是海投简历容易被大厂忽略,二是没有提前准备,错过了校招的机会。对于大厂而言,校招是招聘人才的重要渠道。如果Eve能从毕业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实习、投递简历,是有机会无缝从校园步入职场的。
Eve的遭遇也是很多留学生的缩影,虽然想好了要回国找工作,但对于国内求职的流程、企业用人的动向、自身的优势和职业规划一无所知,只能祈祷瞎猫撞上死耗子,没撞上的将就入职后再另作打算。
那么,留学生该如何补全这些求职盲区?海马职加作为一站式留学生背景和求职力提升品牌,可以高效解决留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任何难题。
留学生回国求职时,容易以薪资为导向,认为只有高工资才能对得起留学的高付出。但多数时候,这种想法只会让求职结果高不成低不就。
海马职加拥有8年留学生辅导经验,汇集全球各大热门行业500强在职导师,可以帮助留学生走出误区,将留学生自身的专业、兴趣和行业发展前景、岗位成长空间相结合,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职业道路,实现效益最大化。
留学生久居海外,对国内求职市场会感到陌生,也容易错过重要的招聘信息,海马职加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国内的就业氛围。从前期职业规划,到中期的背景提升、简历优化,再到后期的笔面试技巧、精准投递简历,海马职加在每一个环节提供的服务,都将使留学生向心仪offer更进一步。目前,海马职加已帮助4000+留学生成功拿到实习和正式offer12900张。
每年都有新的毕业生涌入求职市场,竞争压力只会一直存在下去,但一味沉浸在焦虑中,只会徒增负累。对于留学生而言,已经初尝了诗和远方的浪漫,是时候回归现实,感受脚踏实地的力量。这个过程尽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要相信付出终将有所收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