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微创的医疗科技,正让曾经难以启齿的盆底疾病变得可治可愈,让患者重拾尊严与健康。自8月份以来,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肛肠盆底外科收治多例复杂性、难治性盆底疾病患者,包括直肠脱垂、肛门坠胀、便秘等,通过系统检查,详细问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患者于某,饱受肛门坠胀折磨,在省内各大医院就诊后,给予痔疮栓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经同行介绍来到八医肛肠盆底外科就诊。入院后,给予患者全面专科检查,提示盆腔多脏器脱垂,直肠前突。
肛肠盆底外科陈永强主任团队经过讨论后,考虑患者肛门坠胀是由盆腔脏器脱垂导致的,遂决定行腹腔镜腹侧补片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术(LVMR)+经阴直肠前突修补术,联合后期生物反馈+磁治疗等物理疗法治疗。
术后2周随访,患者手术恢复良好,排便通畅,肛门坠胀症状消失。
李某,受便秘折磨多年,每周排便1次,长期口服各种便秘药物,应用开塞露等治疗,效果欠佳,通过病友介绍来到肛肠盆底外科就诊。给予患者结肠传输试验、磁共振排粪造影、直肠压力测定等专科检查,诊断为“直肠脱垂、混合型便秘(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便秘)”。陈永强主任团队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腹腔镜腹侧补片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术(LVMR)+经阴直肠前突修补术,联合促动力药物+生物反馈+磁治疗等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通过随访,患者排便良好,终于摆脱了“天天想排便,排不出来”的痛苦,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
相关链接
01盆底疾病的困扰
盆底疾病已成为影响众多人群,特别是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直肠脱垂、便秘、盆底疝等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常常因为难以启齿而延误治疗。
02精准诊断与多学科协作
成功手术的背后是精准的诊断和多学科的协作。肛肠盆底外科与放射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便秘的动态MRI排粪造影以及结肠传输试验等检查。这些检查手段能准确评估盆底功能和结构变化,为手术提供精确依据。同时还坚持多学科协作,与妇科、超声科及内镜中心合作打造盆底疾病的精确诊断及精准手术治疗。这种协作诊疗模式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
03手术优势明显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腹侧补片直肠补片悬吊固定技术采用腹腔镜微创操作,通过几个小切口(5-10mm)置入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
手术中利用患者自身坚韧的筋膜结构作为悬吊锚定点,通过特殊设计的生物补片,将脱垂的直肠悬吊固定在侧腹壁上,恢复盆底解剖结构。生物补片,可吸收,呈片状粘连,固定牢固,复发率低。
04术后康复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同样重要。为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巩固疗效,八医肛肠盆底外科组建盆底康复中心,通过盆腔电生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磁治疗、骶神经调控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术后康复方案。
肛肠盆底外科简介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肛肠盆底外科于2014年10月8日成立,是医院的攀登学科之一,是山东省肛肠病专科联盟、山东省便秘联盟示范单位、欧洲生物反馈协会会员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肛肠专科医疗联盟成员单位、中国结直肠肿瘤学院县域联盟成员单位、胶东半岛炎性肠病外科联盟、RNPI慢创治疗技术培训中心、创面修复中心、盆底康复中心、炎性肠病MDT小组成员、便秘诊疗MDT小组成员等。
科室形成6大医疗特色:
1、盆底疾病诊治:便秘、便失禁等;2、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的诊疗;3、炎性肠病的外科诊治;4、直肠癌低位保肛治疗;5、肛周慢性创面的诊治等,6.痔的微创化、无痛化、多模式化治疗。
慢性便秘、便失禁、盆底痛等盆底疾病:开设慢性便秘多学科会诊专科门诊,方便便秘、便失禁、盆底痛、盆底脏器脱垂等盆底疾病患者就诊。拥有省内最完善的便秘盆底检查方法(包括:结肠传输试验、盆底动态磁共振造影、盆底超声检查、盆底肌力评估、直肠压力测定等全面检查),治疗方法全面:各种类型便秘药物、生物反馈治疗、骶神经刺激、结肠水疗、磁治疗;常规开展直肠前突修补术、腹腔镜直肠悬吊术、肛门成形术、括约肌重建术、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等。
复杂性肛瘘、高位肛提肌上脓肿等疾病:开展肛瘘镜微创治疗,能够直观的观察瘘管结构,减少创伤。采用保留括约肌技术,既保证感染的根治性,又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
结直肠肿瘤:开展早癌筛查和经肛直肠肿物切除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既保证肿瘤的完整切除,又保留正常的生理结构,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炎性肠病:开展炎性肠病多学科规范化诊疗,维持疾病的缓解期,避免复发。擅长炎性肠病的外科治疗。
慢性创面疾病:应用创面辅料、创面负压技术、富含血小板血浆技术、皮瓣技术展开治疗,特别是肛周复杂性创面的治疗,能够早期快速促进创面愈合。
痔病的治疗:开展日间手术,随做随走,微创化,微痛化,个体化治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