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一双节激发了全民出游热潮,大连这座浪漫之都也不遑多让。据平安产险大连分公司承保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十一期间市民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三成,平均出行时长达到7.2天,远超往年水平。其中境内游9.6万人次,境外游1.5万人次,一组组数据,不仅展现了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更折射出国民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从“跟随热门”向“自主探索”,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从“肆意畅玩”向“关注风险”。一场关于“如何更深度、更自由、更安全探索世界”的新趋势正加速成型。
国内旅行:玩转自由行,追求深度体验
国内旅行正从传统的“打卡式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越来越多游客选择远离喧嚣城市,纵情山水之间,感受中国广袤国土上的自然之美——从雪山草原到江河湖海,从古镇村落到生态秘境,人们在旅途中重新连接自然与自我。滑雪、漂流、徒步、低空飞行等户外活动日益流行,成为年轻群体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短途自驾、铁路慢游、文化主题线路等新型玩法不断涌现,推动国内旅游向个性化、品质化发展。
境外旅行:小众目的地崛起,安全需求升级
据统计,今年大连客户的境外旅行目的地选择较去年大幅增长,已拓展至全球30多个国家,具地域特色和人文底蕴的小众目的地在快速‘破圈’”苏里南、毛里塔尼亚等地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南苏丹、几内亚等冷门地区也开始走进民众视野,尽管部分目的地如菲律宾、缅甸、俄罗斯等地存在安全风险,前往这些地区的游客数量仍显著上升。这种旅行选择的转变,意味着更高的不确定性,也催生了更强的安全需求。
“我们观察到,大家对旅行保障的需求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平安产险大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据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10月,旅游意外险相关主动咨询量较去年同期上升300%,带有安全出行服务保障的产品投保量同比增长150%。这不仅反映出群众风险意识的提升,也表明消费者正主动寻求更全面的出行守护。“过去,很多人购买旅意险只是为了签证过关或旅行社要求,基本不关心保障及服务内容。如今,旅者们更关心:高风险运动管不管?遇到恐怖事件怎么办?突发疾病医疗条件不足怎么办?突发战争怎么办?”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真实案例。
5月2日,美国黄石公园附近,一辆皮卡车冲撞一辆奔驰面包车,导致车上5名中国同胞遇难,8人受伤,让人十分痛心。中国平安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在马明哲董事长的亲自指挥下,排查遇险客户,72小时,完成了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急速救援服务。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狮子的力量”空袭行动。就在导弹划过伊朗夜空时,平安24海外安全急难救援专家正在特拉维夫火线集结。他们全力以赴响应客户需求,共计从战火中接回74位同胞,最快响应时间不到1小时。
保障进化:从“赔付”到“守护”
今天的旅行保障,早已不再局限于事后补偿。用户期待的涵盖行前风险预警、行中实时干预、遇险快速救援以及高效理赔的完整服务体系逐渐形成。平安产险持续深耕这一领域,研发“平安行”与“平安24”系列产品,开创了“先防再救后赔”的创新模式,提供7*24小时随时响应的紧急医疗救援与安全救援服务,将保险从被动赔付升级为主动守护,保险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自此,无论是国内深度探索还是全球自由行,平安行与平安24共同为旅行者提供无缝衔接的安全支持,为出行客户保驾护航。
平安始终坚持以金融为民为初心,致力于提供贯穿全周期的守护服务。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服务覆盖国内及境外233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中国脚步到哪里,保障就到哪里”。真正的自由,不仅来自脚步的延伸,更来自背后那份坚实的守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