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先进材料赋能未来医疗”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先进医学工程大会(I-CAME2025)在上海松江召开。来自我国以及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韩国、巴基斯坦、匈牙利、德国、阿联酋、芬兰、荷兰、印度、香港、澳门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余名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先进材料的医学应用进展。
会议由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食品药品学院,以及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会议共设置了25个前沿议题,涵盖生物材料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生物材料合成、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组织再生支架制造、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会上,8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美国麻省总医院约瑟夫·瓦坎蒂(Joseph Vacanti)教授在线报告了完整器官制造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黄天荫(Wong Tien Yin)教授以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教授分享了骨再生材料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余严军(Hanry Yu)教授介绍了药物开发中组织工程模型的构建研究。清华大学杜亚楠教授分享了组织纤维化的重建与调控研究。北京大学周晓华教授探讨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医疗设备准确性评价研究。澳大利亚迈克尔·瓦格尔斯(Michael Wagels)教授分享了可降解植入物商品的产业化研究。张瑞兴教授分享了他对亚洲医疗科技未来发展的新观点。
在大会同期论坛上,深圳礼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战略官陈小平女士分享了公司在骨科医疗器械供应链数字化管理领域的最新实践。她表示:"面对骨科植入物与患者个体匹配的临床需求,礼路医疗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从产品选型到临床使用的全流程服务。我们持续深化智能算法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应用,为骨科手术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器械供应解决方案。"
据介绍,由陈小平女士主导研发的《3D骨骼模型智能匹配与推荐系统》能够基于患者影像数据快速生成精准的骨骼三维模型,提供精准的器械选型建议从而有效降低因型号偏差导致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同时,陈小平的《临床客制化骨科材料仓储管理平台》技术通过智能化质控管理,确保了骨科植入材料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与合规性,为骨科植入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相关技术已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龙华科技产业园项目中成功落地应用,据规划,园区预计2030年承载迈瑞医疗集团供应链60%以上的产能,配合光明基地形成年产值超千亿的双轮驱动格局,助力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合作不仅展现了陈小平女士研发成果的技术价值,也为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多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对话,有效促进了先进材料技术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将对未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张嘉琪)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