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联盟、决策者智库联合主办的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主题为“以全球视野重构海工生态圈”,吸引了5553位行业从业者、122家参展企业齐聚,通过精准供需对接、海外专场设置及产业白皮书、产业地图的发布,为中国海工供应链“走出去”与全球项目方“深耕中国市场”搭建高效桥梁,成为推动海洋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核心纽带。
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肖文林代表主办方开场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林忠钦亲临现场发表院士报告,为海洋能源与工程装备产业发展锚定方向;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任蔡潇飞,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管维镛,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翁红兵,中国船舶集团中船海舟董事长朱煜,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杨云,巴西国家石油首席财务官Bernardo Castelloes,埃尼中国董事会主席Gianni Di Giovanni等政企代表悉数到场,共商海洋能源产业发展大计。
大会
企业参与层面,国内外海工领域头部力量集体亮相开幕式。国内方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气电集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中国石油莫桑比克公司、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上海外高桥造船、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惠生清洁能源、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七一二/七〇四/七一一、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烟台中集来福士、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中海福陆重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均委派高层代表参与;国际方面,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马来西亚石油天然气行业服务委员会及东马项目方代表团、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及FPSO P-84项目方代表团、意大利埃尼、东帝汶国家石油公司、纳米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及国家船厂、尼日利亚液化天然气、迪拜干船坞世界公司(Drydocks World)、SBM Offshore、MODEC大连、Yinson Production、道达尔能源、德希尼布、Worley等100多位海外代表现身,充分彰显活动的全球辐射力。
展览
本届大会重点展商实力突出,包括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中船七〇八所、艾默生、亚达绿能、KSB、Prysmian、燕达重工等企业各展所长,通过集中技术输出与成果展示,全面覆盖高端船舶技术与产能方案、装备设计与配套集成、项目全周期服务与定制化设备、关键机械与传输技术及重型结构件供应等领域,直观呈现国内外海工头部企业的技
洽谈
不同于常规交流活动,本次大会以“推动实质性合作”为核心目标,精准搭建中国海工供应链与全球项目方的对接平台。无论是传统油气领域,还是新兴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S)领域,中国供应链凭借技术、成本、产能三重优势,已成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一趋势既契合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也与“一带一路”沿线及西非、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形成共振,吸引大批海外业主方主动来华考察中国企业实力。
为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大会同期设置多重合作载体:一方面开设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巴西、马来西亚海外专场,邀请海外项目方现场发布采购需求,为中国供应商打通全球市场对接通道,并为其战略出海充分赋能;另一方面,10月15-17日同步组织600多场“一对一”采购洽谈会,30多家海外机构及企业的采购代表以及30多家国内机构及企业的采购代表,围绕具体项目与采购需求深入磋商,实现信息精准匹配与高效沟通。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的模式,既让全球项目方深度感知中国海工供应链的活力,也为优质中国供应商创造更多国际合作机会。正如海外企业代表评价:“全球海洋能源开发需要年度性行业盛会,中国上海是最佳选择。”依托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聚集的国内近三分之二海工产业资源,本届大会的采购对接效果远超预期,进一步夯实了上海作为海工领域国际合作枢纽的地位。
多位企业高管在参会中指出:“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的独特价值,在于汇聚行业头部力量,优秀企业与人才在此集结,才能构建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海工生态圈,真正代表中国供应链核心实力。”针对国内海工领域部分企业“无订单即卷价格”的现象,展商们普遍认为:“单纯价格竞争已走到尽头,终将损害行业发展潜力;企业需加大技术投入,主动参与国际性行业交流,通过展会展示技术实力、与海外项目方深度沟通,增强海外项目方对中国企业的了解与信任。” 现场展商一致认可,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关键助力,价值意义显著。
展望未来,OEEG全球海工链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当前海工领域国际合作注入强劲动能,更让行业看到打造“年度全球盛会”的潜力。随着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境外参与者逐年增多,“将OEEG打造为海洋能源与工程装备领域年度全球大聚会”已成为行业共识。未来,大会将继续依托中国海工产业优势,聚焦全球市场需求,优化活动形式、丰富对接内容,助力中国海工供应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同时为全球海洋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