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参会,规模创历届之最。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生物圈保护的重大课题,这不仅彰显了国际社会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也为各国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作为1987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中国第三批、内蒙古首批成员,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始终承载着守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期间,保护区设展亮相杭州会场,展示了在科研监测、生态保护实践与公众科普方面的多项成果,生动呈现了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独特价值。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草原优秀传统文化,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非遗展演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头琴那悠扬的旋律、蒙古筝那清脆的音色、呼麦那神秘而独特的发声、长调那雄浑而悠长的歌声,轮番上演,为参会者奉上一场文化盛宴。这些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不仅传递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生态文化理念,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古老文化在现代生态保护中的独特魅力。
同时,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自主创立的文创产品也吸引了众多目光。“草原游憩七件套”等系列文创产品,巧妙地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文化创意之中,让保护生态、爱护草原的意识深入人心。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为了传播生态保护意识的载体,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来自阿根廷的格雷西女士对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展区里的文创产品“草原游憩七件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其中带有专属logo与优质标识的小背包。在得知产品非售卖品后,她露出了遗憾的神情,工作人员见状主动提出后期为她邮寄,格雷西兴奋地在留言本上留下了地址。仅9月22日当天,就有多位国际友人暨保护区同仁留下了邮寄“草原游憩七件套”的地址。
会议通过《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并发布《杭州宣言》,为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圈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遵循。
丁薛祥在巡展时指出,要持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赢。
此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成功举办,将在全球生态保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各国携手共进,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文/王雪莹 图/萨日娜)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