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学大会在沈阳顺利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院士、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综合处处长徐振东、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戴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主持大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线上致辞
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院士线上致辞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综合处处长徐振东致辞
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戴旭致辞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主持
本次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承办,辽宁中医药大学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办。来自国内外15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传承、创新、融合”主题共话学术前沿,为血管病防治与中医络病学科发展擘画蓝图。
五大论坛并行,直击血管病防治前沿
大会聚焦脉络—血管病变研究与防治核心,精心设置“主论坛”“心血管病论坛”“脑血管病论坛”“糖尿病论坛”“慢病管理论坛”五大板块。邀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贾振华教授等40余名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专家们围绕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解读其在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领域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专题座谈深研,锚定络病学科发展方向
辽宁省中医络病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座谈会同期召开,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络病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吕晓东担任主席。沈阳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高明宇、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曲波、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夏云龙、河北省络学创新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魏聪等30余名专家出席。
吕晓东在致辞中表示,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典范之一,经过40余年的研究与发展,已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临床重大疾病防治中取得显著成效。她指出,中医络病学学科已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而辽宁省中医络病学科建设的发展也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她希望大家围绕络病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前沿趋势、瓶颈挑战以及未来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为辽宁省中医络病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座谈会共设“中医络病学科建设汇报”和“针对中医络病学科建设及推广的讨论”两大核心环节,精准对接中医络病学科建设需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庞立健主持。
中医络病学科建设汇报
河北省络学创新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魏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络病委员会秘书长朱凌云分别作《中医络病学学科建设汇报》《辽宁省中医络病学学科建设汇报》,系统梳理学科发展成果;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戴俭宇分享《辽宁中医药大学络病教学经验》,为高校络病教学提供参考样本。
针对中医络病学科建设及推广的讨论
沈阳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高明宇、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曲波、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夏云龙、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战丽彬、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李宁、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许东阳、中国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张杰围绕中医络病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
此次大会既是中西医结合领域学术交流的一次盛会,更是推动血管病防治创新与中医络病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会议所凝聚的共识、形成的建议,以及中医络病学科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持续深耕,必将为中西医融合防治血管病、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更强劲的动能,为守护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书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