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航天的精密世界里,在工业运转的核心环节中,有一种“隐形卫士”始终守护着安全与效率——过滤器材。它们如同工业系统的“肾脏”,滤除杂质、净化介质,保障着从战机翱翔到列车奔驰的万千设备正常运转。而在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固安县中航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齐金和以四十载深耕,书写了一段从技术匠人到行业领航者的传奇。
齐金和董事长接受央视主持人姚雪松采访
从“滤芯工匠”到“军工先锋”:用精度筑牢安全防线
1953年,齐金和出生于河北霸州。上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工业加速发展的浪潮,年轻的他与过滤器材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从民用车辆滤芯做起,看着一个个不起眼的滤芯能让发动机更耐用,就觉得这事儿有意义。”齐金和回忆道。从汽车滤芯到工程机械滤芯,他在实践中积累着对“过滤”的理解——这不仅是简单的拦截杂质,更是对材料、工艺与系统适配的精准把控。
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齐金和的事业迎来转折。他受邀与空军油料研究所合作,参与航油滤纸的研发。“飞机上的过滤器,相当于在‘工业血液’中过滤杂质,一丝一毫的误差都可能危及生命。”齐金和至今记得第一次参与国家空军油料鉴定会时的震撼:航油中的水分在高空可能凝结成冰,堵塞管道,而优质的吸水滤纸必须将水分彻底清除,确保燃油纯净。这种“不容许一微米误差”的标准,从此刻入他的从业信条。
1998年,齐金和正式创立固安县中航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彼时,国内高端过滤器材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尤其是军工、航空领域的高精度滤芯,技术壁垒高、质量要求严。“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中国人凭什么做不了?”带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从滤材配方到生产工艺反复打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10月,公司研制的高精度航油滤纸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型生产,成为国内少数能为空军、民航提供核心过滤材料的企业。2000年,公司通过铁道部质量认证,成为铁路过滤器材定点生产企业。“每一张滤纸、每一个滤芯出厂前,都要经过十几道检测工序。”齐金和说,这种近乎严苛的标准,让产品在空军、民航、石化、船舶等领域迅速站稳脚跟,更在保障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创新打破垄断: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在齐金和看来,过滤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突破”。“技术迭代不等人,今天的优势可能明天就成了短板。”他深知,要打破进口设备与材料的垄断,必须掌握自主核心技术。
为此,公司下设两个研究室,长期与中国纸浆造纸工业研究所、解放军航空油料检测中心等机构合作,时刻追踪国际前沿技术。针对航空燃油中水分分离这一行业痛点,齐金和带领团队历经上千次试验,研发出采用专利聚结分离技术的喷气燃料过滤分离器,油水分离效率达99.5%以上,流阻却比国际同类产品降低15%,完美适配高流量加油场景。如今,这一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机场、军用油库的“标配”,彻底改变了该领域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滤芯生产领域,齐金和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公司自主研制的系列滤清器生产线,从分切机到定型固化炉,全流程实现国产化,性能可与进口设备媲美;与玻纤院联合开发的玻纤隔板生产线,更是直接替代进口设备,为我国玻纤工业发展注入动力。“我们的滤芯采用进口玻璃纤维与特种树脂复合工艺,纳污容量提升30%,使用寿命比行业平均水平延长20%。”齐金和自豪地说,某国际航空公司的对比测试显示,中航油滤芯的综合成本优势显著,让“中国智造”在全球市场赢得了尊重。
过硬的技术与品质,为企业赢得了沉甸甸的荣誉: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更难得的是,公司保持着“三十年零重大事故”的纪录。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齐金和对“质量即生命”的坚守——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全流程遵循GJB国家军用标准,甚至一个标识、一道焊缝都严格按图纸执行,绝不允许“差不多”。
加航油车
从“做产品”到“建平台”:以情怀推动行业升级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齐金和的视野早已超越单一产品。“过滤行业关乎环保、安全、民生,不能只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2022年,他推出“中国过滤器平台”,希望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推动过滤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这个平台的诞生,源于齐金和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他发现,中小过滤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分散、标准不一、资源有限等问题,而市场对高效、智能、环保过滤器的需求却日益迫切。“比如在医药行业,药液过滤需要极高的精度;在环保领域,污水处理过滤器需要兼顾效率与成本。”齐金和说,平台的使命就是打破信息壁垒,让先进技术快速落地,让优质产品精准对接需求。
如今,平台不仅汇聚了航空、军工等高端过滤方案,还拓展到民用净水、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我们与高校合作开发的智能滤芯,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污染程度,自动报警并调整过滤参数,已经在多个工厂投入使用。”齐金和介绍,平台还推动绿色制造理念,推广可降解滤材、再生纤维等环保材料,助力行业低碳转型。
从央视《信用中国》的舞台到国际行业展会,齐金和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过滤技术。“有人说我快70岁了还折腾啥?但我觉得,只要国家还需要,行业还有进步空间,我就停不下来。”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滤净万物,守护平安”,这八个字既是他对事业的注解,也是他对社会的承诺。
四十载风雨兼程,齐金和用专注与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从一张滤纸的研发到一个平台的搭建,他始终以“守护工业血液”为己任,在平凡的过滤器材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如今,已近古稀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到车间转一圈的习惯,看着流水线上不断产出的滤芯,眼神里满是欣慰。
齐金和说,未来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更多年轻人投身过滤行业,让中国从“过滤大国”真正成为“过滤强国”。这份朴素的心愿背后,是一位老工业人的家国情怀,更是中国制造业持续精进、追求卓越的生动缩影。
闭路取样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