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梦莹同学,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大二年级学生。入学以来,该同学始终把“脚踏实地、追求卓越”作为座右铭,学习成绩稳定在专业前1%,在竞赛与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勤学、善思、能干、会协作的鲜明特质。
在学习方面,梁梦莹坚持“日拱一卒”的学习方法,注重打牢专业基础与拓展跨学科视野的统一。课堂上,她专注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主动思考;课后,她会对知识进行系统复盘与总结,构建个人知识图谱,整理详细的错题清单,做到学有章法、思有方向、做有依据。面对高强度的课程与科研任务,她始终保持高效自律的学习状态,凭借稳定扎实的表现位列专业前1%,为后续参与高水平竞赛和科研训练夯实了能力根基 。
在科研竞赛方面,梁梦莹注重用“真问题”检验“真本领”。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中,她担任队长,带领团队完成从创意构思、算法设计到模型训练与优化的一系列关键环节。面对人工智能领域复杂的技术难题、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以及紧张的时间安排,她主动承担起任务分解与进度把控工作,组织队员开展多次头脑风暴,对算法进行反复优化与测试。这段经历不仅显著提升了她的算法设计、模型搭建、论文撰写与团队协作能力,也极大地锻炼了她在高压环境下的应变与沟通能力。不局限于学科竞赛,各类比赛都积极参与并获得了奖项。
在工程实践方面,梁梦莹积极参与校级“程序设计竞赛”,通过算法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等环节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校级奖。赛后,她并未止步,而是主动参加高级程序设计培训,深入学习算法优化、系统架构设计、代码性能调优等进阶知识。在后续参与的省级程序设计竞赛中,尽管未能获奖,但她保持着理性的态度,对比赛过程进行全面复盘,将此次经历转化为成长的养分。她建立了详细的问题清单,总结出通用的代码模块和调试经验,并无私地分享给身边同学,带动更多同学投身于工程实践。
在团队合作方面,梁梦莹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协作为抓手”。无论是在人工智能竞赛还是程序设计项目中,她都能精准识别队员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制定清晰的里程碑计划与风险应对预案,倡导“先对齐、再推进、常复盘”的工作节奏,确保团队在各个关键节点高效协同、信息畅通。她善于倾听队员的想法与建议,注重双向反馈,能够基于事实和数据推动团队达成共识,在面对多种方案抉择时,总能做出理性决策,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在品格修养方面,梁梦莹谦逊务实、坚持不懈,始终保持自我加压与自我更新的状态。面对取得的成绩,她不骄不躁;面对困难挑战,她勇往直前;面对成败得失,她从容淡定。她始终坚信能力源于日积月累,突破来自持之以恒,成长离不开对自我的不断雕琢。
展望未来,梁梦莹将继续以学习为主线、以竞赛与科研为抓手、以服务与分享为路径,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需求与国家发展,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交出一份让学校放心、让社会满意、让自己无愧的答卷。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