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积极应对人口发展新形势的背景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显微镜"学生调研团队深入浙北农村,开展为期半年的生育意愿专项调研。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期间,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调研队伍走访了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金华市,台州市等城市,通过发放1300份问卷、走访235户家庭及举办26场小型村民座谈会,系统描绘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育龄女性的生育观念变化图景。
田野足迹:从困难重重到心灵共鸣
“姐姐,侬觉得现在养小囡最吃力的是啥西?”在周巷镇潭北村,调研成员成冉冉举着方言对照手册,耐心询问一位抱着小孩的妈妈。面对方言壁垒、村民戒备等问题,团队采用“三步工作法”:先通过村委会建立信任纽带,再以“拉家常”方式融入村民生活场景,最后用可视化图表辅助沟通。
团队成员朱佳伟同学回忆道:“有位独居的阿公起初误以为我们是推销员,一直在赶我们走,直到看见我们背包里的校徽才打开话匣子。调研期间,团队累计走访28个自然村,记录下35万字访谈笔记,拍摄800余张反映农村育儿现状的照片。
青春答卷:在泥土中读懂中国
团队成员姚沁怡在学校调研分享会上哽咽着说到:“这些数据是无数母亲在灶台边、田埂上和我们倾诉的真心话。”
“我们不是问题的解答者,而是时代的翻译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显微镜”调研团队恰如其名,他们用脚步丈量出生育意愿与乡村振兴的辩证法则,那些曾被折叠在方言里、掩埋在账本中、闪现在目光间的真实,终将在青春之力的托举下,化作破解人口难题的星火。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最深沉的中国故事,永远生长在沾着露珠的田埂上;最澎湃的青春力量,始终奔涌在翻译时代真相的征途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