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是视频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影片镜头的组织和编辑,将原始素材转化成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然而,许多学者在学习剪辑时,对它的发展一无所知。基于它丰富的发展历程,今天我们将做出解析,将剪辑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 原生态时期
电影最初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以纪录现实活动的形象,而不是一种叙事手段。当时的电影仅仅是对现实的一种复制,还达不到艺术层面。在录像技术上,也没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剪辑和成熟的技术手段。1895年12月28日,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在巴黎公开放映。124年后的今天,一位大神受到电影重映热潮的启发,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原来只有640*480分辨率20帧的《火车进站》,升级为了4K、60帧的高清有声版本。而这部作品的拍摄者卢米埃尔兄弟,出生于欧洲最大制造摄影感光板的家族,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
2. 蒙太奇语言时期
“蒙太奇”原为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引申在电影剪辑使用上,意为“剪辑与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简单来说,蒙太奇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再按照原定的框架构思进行组接的一种手段。
3. 动作剪辑时期
紧接着动作剪辑的出世,更加注重了镜头与镜头间衔接、组合的流畅与连贯性,目的就在于使观众正常且流畅地观赏视频节奏,在观赏心理上不被干扰、中断,使得影片抒发更准确、自然的情感思想。在这一剪辑法则中,是极其注重“剪辑点”对被摄体动作过程的逻辑性、连贯性与完整性的保持;其次,为了保持影片的自然逻辑、连贯与流畅,就要求被摄体的动作与运动方向必须保持一致。
4. 数字合成时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电影制作做不到的镜头就需要借助电脑完成,或运用电脑技术会使得影片更完美。于是传统电影引入数字技术。这是对传统剪辑的全面颠覆与重构,而这时,数字电影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影片相关的创作人员已经从过去单纯运用数字特技转化为与传统摄制、传统特技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
随着剪辑发展的进程,剪辑技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而剪辑师的创意与技能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在视频剪辑设备上,选择也是琳琅满目,但真正做到极致的却寥寥无几。但谈及出色领域,就不得不提云创拼接仪了。它是一款全面的视频编辑软件,可以进行剪辑创作、音频编辑和画面调色。有着直观的用户界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此外,云创拼接仪软件可用于添加复杂的视觉效果和动画,同时进行绿屏和蓝屏合成。它还可以用来制作一些有趣的视频转场效果,让影片更加吸引人。同时,云创拼接仪软件内包含了各种视频素材模板,有城市、美食、科技、广告、纪录等类型,选择超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