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0405不是一组数字,而是一个个在抗战中伤亡的中国军人名字。”
这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发起的“春祭|请抗战忠魂检阅青春”大型祭拜活动海报的文案,海报上有一个二维码,识别后可进入,是一个云祭拜平台。观看完24秒的视频、大致了解中国抗战军人在14年卫国战争的牺牲后,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一个“祭拜地点”,擦去一个中国抗战军人墓碑上的灰尘,守护他(她)的名字;也可以选择祭拜“归队”的抗战老兵,如有用户获悉已归队的抗战老兵名字,可以选择“线上·归队老兵”进行上传,让归队的抗战老兵特别是孤寡老兵有更多人记、更多人祭。
2017年,腾冲。腾冲青年志愿者与武警官兵昂首阔步,安静地行进至国殇墓园。
自2016年起,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就发起了“春祭|请抗战忠魂检阅青春”大型祭拜活动,在每一年的清明,集结青春,昂首列队,接受检阅,对抗遗忘。从第一年6个城市祭拜点,发展到去年的14个城市祭拜点,6年来的每一个春天,越来越多有石碑有忠魂的地方,有了列队青年“请抗战忠魂检阅我们的青春”的回响。这一声声正气浩荡的呼喊,在南口、在鹞子涧、在灯盏窝、在腾冲、在衡阳、在萧山、在桂林、在上海、在重庆……次第响起,山河回响,此起彼伏。
2018年,江西萍乡安源灯盏窝。少年的参与,让灯盏窝的春祭活动意义愈加深远。
今年,由于全国疫情散点多发等不可控因素,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春祭活动以H5云祭拜形式为主,主题为“山河回响·岁月记得那些名字”,并在4月2日-5日期间与腾讯QQ浏览器、腾讯公益、越众公益合作独家特别策划——无法忘却的名字,将抗战历史、老兵口述、公益故事等相关内容整合传播,共同进行春祭云祭拜推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广大青年通过春祭云祭拜平台给出青春回响,一起用行动给出坚定的回答:那些名字,岁月记得,我们也记得。
2021年,广西南宁。昆仑关尖塔下来自南宁职业技术学院156名大学生一同向抗战先烈寄去哀思。
据悉,今年各地主祭场所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无法召集青年集中祭扫,各地志愿者们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自发组织,就近前往各地的抗战纪念设施和部分归队老兵墓地祭拜。云南腾冲市民、江西萍乡灯盏窝村民坚持6年开展春祭,今年用零散、庄严、快速的方式持续开展,广西桂林和山西太原的志愿者们已于清明前夕自行祭扫,重庆志愿者们则于3月中旬到下旬期间祭扫了40余位重庆归队老兵,磕头鞠躬、奠酒献花。
2022年,逝世13年的抗战老兵邱大明坟前,始终有人祭,有人记。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关爱老兵、慰藉英灵、记录历史”为使命,在过去的9年中为全国7000余位幸存抗战老兵建立档案,救助困难抗战老兵2305位,送别1843位困难老兵归队,发放新春、端午、中秋节日礼金/礼包7727人次,开展为百岁抗战老兵庆生活动551场次,实现415位老兵心愿(含医疗援助、房屋修缮等个性化需求服务),为33位患有眼疾的抗战老兵提供检查、治疗;为5700余位老兵订制冬衣,为1326位抗战老兵订制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礼包,累积发放善款6300余万元。
祭拜只是一种仪式,铭记却是一种对抗。关爱抗战老兵,要跑赢的是时间。守卫忠魂,要跑赢的,莫过于遗忘。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响应号召,关注抗战历史,铭记抗战精神,并在先辈的指引下,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答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