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医联:引领严肃医疗的东风,为啥还那么低调?

医联:引领严肃医疗的东风,为啥还那么低调?
2022-01-07 11:19:52 来源:网易

近期有医联的两个动态,一个是壮大了,未来医生已并入医联集团;另一个有钱了,据中国生物制药的年报显示,其去年向医联合计出资5.14亿美元。

成立7年以来,医联坚持做一些冷板凳的工作,坚持对医疗的严肃态度。如今随着未来医生的并入和新一轮的融资,也让医联的严肃医疗有了更足的底气。

未来医生为何并入医联集团?

双方合并后对医联有何影响?

医联的医疗之路长什么样?

严肃

医联未来的路有什么难关?

本篇文章试图找出背后的答案(仅一家之言,非官方认可)。

良医财经「产业观察」第44篇,也是「严肃医疗」第02篇。

主笔/ WX

文章架构师/ 花哥

出品/ 良医财经

01.

去年融5亿美刀,医联真是低调啊!

低调的医联近期出现了两个引起市场关注的消息。

一条是融资的消息。中国生物制药已经入股医联集团,据中国生物制药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向医联合共出资5.14亿美元获得13.09%的权益。

上述投资为医联此前未披露的E轮融资。新一轮融资中,按中国生物制药股权占比推算,医联该轮融资的估值约为40亿美元。

此次未来医生并入,医联的整体估值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据了解,在2019年4月,未来医生完成2.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彼时估值超10亿美元。

医联集团融资版图

一条是并购的消息。据媒体报道,未来医生综合医疗服务集团(原企鹅杏仁,以下简称“未来医生”)已并入医联集团(以下简称“医联”),成为集团事业部。

其中医联与未来医生CEO王仕锐继续担任集团CEO,原未来医生总裁马丁任医联集团副总裁,分管未来医生事业部,原未来医生首席运营官徐琳现任高级顾问。

来捋捋时间线。

2014年6月,王仕锐创办医。

2016年,腾讯、医联、红杉等联合推出企鹅医生,布局全科诊所,由王仕锐出任CEO。

2018年,专注日间手术室的杏仁医生与企鹅医生合并为企鹅杏仁,王仕锐出任CEO。

2021年4月,企鹅杏仁宣布了品牌战略升级,更名为未来医生综合医疗服务集团。

创业7年,王仕锐也正式将两家互联网医疗公司,统合在一起。

一如既往低调,一如既往的野心。

02.

严肃最早的先行者,引来一股东风

医疗

王仕锐曾直言,医联不想在咨询问诊这个层面去做竞争,而是去往疾病管理的深水区。这个深水区就是严肃医疗。

在这个指导方向下,2018年4月,医联开设首个互联网医院科室感染科,启动自主研发的丙肝患者管理体系。并在同年10月,首位丙肝患者完全治愈出院。这也给医联信心。

极大

感染科成功后,医联将病种逐步覆盖到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慢性肾病、感染、妇科、精神心理、皮肤科、消化、神经、中医等多个病种,并向慢病全周期管理进军。

众所周知,慢病管理周期长,服务模式重,需要平台的执行力更强、技术门槛也更高,不仅有表面的综合,更要对病种极为专业。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医联在扩展病种的同时,也在完善服务的规范化。在深入研究中,医联推出了多套慢病管理金标准及SOP,并启动多学科专家共识建设。

比如,医联联合各领域专家、学协会,启动了包括糖尿病、肿瘤、HIV等多个学科的线上慢病管理专家共识项目,为行业提供技术操作规范及指引参照,这不仅会帮助医联,也能为互联网医疗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支撑。

比如,医联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刘力生,以及数十位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这也是医联在严肃医疗路上又一重大动作。

只有把严肃的问题严肃解决了,才能有资格去谈严肃医疗。按照王仕锐的说法,“做完这些之后,我们现在相对会踏实一些,没有那么焦虑”。

再次回到并购消息,以线上疾病管理为核心的医联,如今又有以线下为主的未来医生加入。这将打通医联和线下,形成真正的闭环。现在双方走到一起,也将会提升医联在严肃医疗服务的想象力。

线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医联引领了这股严肃医疗的东风。

什么是严肃医疗,医联的这句使命口号——让全人类健康寿命延长一年,应该最有代表性。

良医财经从四个连接,来拆解医联的严肃医疗思路。

03.

严肃医疗:连接医生,赋能医生

2014年底,互联网医疗成为风口,这一时期医联也开始起跑。

在当时面临了两个选择——医生还是患者。当时很多平台选择了C端患者,试图借助补贴等方式获取流量。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给了这些做C端平台当头一棒。

而对于这个问题,王仕锐想很清楚。选择医生作为切入点。在他看来,医联就是连接医生,用技术为医生赋能,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医联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生社交平台,据艾媒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医联集团目前拥有超140万注册医生,并受到了资本的追捧。

实名

打开医联App,可以看到很多医疗专业知识以及医疗案例分享,这些实际的案例和活跃在平台上的顶尖人士,给全国各地医生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直接能够提升医生的问诊能力。

在赋能医生这条路上,除了通过专业、学术交流建设外,还要能帮助医生真正管理和服务院外病人。

据了解,医联平台为医生提供患者管理工具,如智能审方系统、电子病历以及各类可视化报告,提升医生管理的效率。

此外,还为每位医生配备专业的医助,通过日常随访跟踪,获取患者的结构化随访及用药数据,形成患者管理报告实时反馈,帮助医生积累临床治疗数据,助力真实世界研究。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用户选择互联网医疗平台时,优先考虑的是平台所拥有的专家资源(49.8%)和疾病恢复效果(46.8%)。医生作为医疗行业的核心资源,在医疗供给侧上,医联通过赋能医生,帮助医生提高诊断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问:什么是严肃医疗?

答:医生的专业性就是严肃医疗。

04.

严肃医疗:连接患者,服务患者

今年4月,医联发布公司内部,对组织架构和干部任命做出调整,启用新的管理体系、升级组织架构,重申严肃医疗发展战略。

职级

根据内部信,医联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原慢病管理中心升级为学科部制,分设科室一部、科室二部和科室三部。三位部门负责人直接向公司CEO王仕锐汇报。医联方面表示,此次架构的调整,体现了对临床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

显示

而这次调整的背后,其目的也是为患者服务。“真正的慢病管理在医联是对患者结果负责”王仕锐解释道。医联正努力构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完整闭环,实现对患者的结果直接负责。

更好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医联通过互联网开展了线上健康知识普及、医疗咨询、线上问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预约检测等多项服务,有效化解了线下诊疗压力,帮助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及时就诊、购药,发挥了互联网医疗价值。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概述中明确提出,将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这也与医联的使命“让全健康寿命延长一年”不谋而合。

人类

不过要实现人均寿命增加的目标,管控健康是关键。如今医联深入严肃医疗的战略,构建起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完整闭环,做到为患者健康负责。

患者

问:什么是严肃医疗?

答:帮助患者治好病就是严肃医疗。

05.

严肃医疗:连接线下,双向融合

一直以来,医联的核心在于线上的疾病全周期管理。如今未来医生并入医联,基于“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将更加全面,打通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实现真正的医疗闭环。

据了解,未来医生诊所网络覆盖16个城市,拥有超过70家线下门店,具体包含全科诊所旗舰店、口腔、眼科、中医、儿科等在内的专科中心,服务医生多点执业的日间手术中心,以及企业医务室等。

一方面,可以为疾病线上管理提供补充。医联线上的用户可以享受未来医生线下诊所带来的便利,比如在线下诊所进行各种检验检测、血液透析、取药等。

另一方面,为线下诊所和医生提供专业高效的院外管理工具,即未来医生线下诊所的用户,将可以直接被纳入医联的患者院外管理体系,借助医联的学科建设优势和疾病管理SOP,进行后期长效的疾病管理和随访。

未来医生并入到医联后,将打通互联网疾病管理的线上线下闭环服务体系,实现双向融合,进一步打通和完善医疗服务生态。

问:什么是严肃医疗?

答:提升效能就是严肃医疗。

06.

严肃医疗:连接多方,磨合生态

为了完善疾病线上管理的各项能力,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周期管理。医联今年以来持续加强和完善的云化能力布局。

今年3月,医联与金域医学达成战略合作,就互联网+疾病检测、互联网+疾病管理等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慢病管理领域云检验整合服务方案。

6月初,医联与全景医学就“云影像”业务展开合作,共同打造院外影像医疗生态体系,简化患者影像检测流程,提升医生诊断效率。

将云检验、云影像纳入医联平台,一方面患者能够体会到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另一个方面可以方便医生及时管控患者病情,为患者健康提供全面管理。

医联通过连接多方生态,集结优质的医资源,打造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从而更好为患者服务。

问:什么是严肃医疗?

答:老百姓便利就是严肃医疗。

07.

医联的未来路上,还有三道难关

互联网医疗这条路上,谁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医联也面临自己的挑战,一道组织关,一道财务关,一道IPO关。

先来看看人员情况,根据相关报道。

2020年,医联全公司约800人,因为疫情带来的行业快速发展,不到一年,扩张到巅峰时期的2800余人。

期间,医联从外部引入了多位高管,包括来自阿里巴巴集团下不同业务条线,以及来自华润医疗、默沙东等药企的人,主要负责药品供应链等事项。

但是,从2021年1月开始至今,在医联组织架构调整以及未来医生并入等大事件的影响下,裁员规模超1000人。

考虑到医联2020年刚拿到超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裁员应与公司财务状况无关。人员结构优化本身无可厚非,尤其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下,优化后的人才效率能否提升,成本能否降低,才是关键。

再来看营收。

据报道,2017年,医联的年营收约为6亿元;2019年,医联的年营收约为13亿元;2020年,医联的年营收也在十亿元量级。

2020年,京东健康总收入达194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19年的10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78.8%。2020年,微医营收从2018年的2.55亿元增长到18.32亿元。

相比龙头股京东健康和还未上市的微医,医联既有一定的压力,也有一定的潜力。

不过营收规模不是最重要的。在互联网医疗领域,P/S估值倍数与公司的细分业务模式有很大关联。以Teledoc为代表的疾病管理企业P/S均值能达到近20,相比线下药房和互联网药房等模式高出许多,原因在于市场大且行业壁垒高。

这或许也是医联坚持严肃医疗的另一层考虑。

最后聊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从年初开始,有关医联IPO的消息就断断续续、真真假假地流传。

多种催化因素下,今年是互联网医疗行业IPO大年,下半年圆心、思派等公司纷纷递表港交所,而医联一直还未有确实的IPO相关消息,市场对于公司上市计划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也因此出现一系列揣测和市场传闻。

在医联最新给媒体的回应中,依然表示目前没有更多相关信息可以披露,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均保持稳健,正在全力专注各项业务发展计划。

不过相信以医联的基本面,这应该只是时间和时机问题。

王仕锐曾在去年10月的采访中提到,“每个伟大的事业一开始都是来自于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就是。”

坚定的信念+账上数十亿的现金。

或许,这就是医联做严肃医疗最大的底气。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高端”大势所趋 家电家居一体化趋势加强

2022-01-06 14:37:46“高端”大势所趋 家电家居一体化趋势加强

2022无惧挑战,5折考取CMA认证

2022-01-06 13:24:342022无惧挑战,5折考取CMA认证

新周期拐点已至 家电行业场景化转型在即

2022-01-04 13:45:08新周期拐点已至 家电行业场景化转型在即

出租屋内家电“超龄”成常态 为何不愿“去旧换新”?

2022-01-04 13:45:07出租屋内家电“超龄”成常态 为何不愿“去旧换新”?

中央空调出口先抑后扬 2022年市场发展整体将保持稳定

2021-12-30 14:34:33中央空调出口先抑后扬 2022年市场发展整体将保持稳定

家电消费热情“高”涨 “高端”品质追求助力家电行业转型升级

2021-12-28 14:09:36家电消费热情“高”涨 “高端”品质追求助力家电行业转型升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