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永远有它存在的意义。因为微弱的光也能带给人光明,带给人温暖。当光驱散黑暗、阴霾,照亮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不再冰冷。近日,由华熙集团发起的2021云中系列——“云中华歌”大型公益文化项目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作为“云中华歌”系列沉浸式体验的一部分,云中艺术展《向光而行》于12月14日至2月27日对外展出。
据悉,《向光而行》的展览旨在以“光”为思,通过多维度的审视和回应,和观众探讨人类文明迭代更新下,生命对“光”的追寻和内驱前行的方向。展览从“光·源”“光·聚”“光·衍”“光·华”四个方面出发,以“人类”作为新视角,引领观众一起审视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多棱世界”,探索我们人类未知的前行之路。
围绕《向光而行》展览主题,赵燕与梁宏伟联名艺术作品《极》运用了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碳”,并以“光”为介质,试图通过每一束光微弱却奇妙的链接方式,焕发出“极”致的能量。除此之外,借助作品装置中的光感部分,当观众走向镜面触发“光”的交互装置,也同时看到被点亮的自己。
华熙集团董事长、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赵燕希望,通过对“光”不同维度的探讨和表达,让人性的光芒绽放,让生命内蕴更加丰盈。“《极》这个作品我们想要表达的就是积极、极致、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希望公众可以感知光,向内照亮自己,并成为光,向外照亮世界。”赵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就《极》作品中对光的运用,梁宏伟提到,“光源在《极》作品中占据很多比重,白光由多种彩光集合,同时,白光和彩光作为‘聚集’的重要载体,这是我与赵燕女士在创作中共同追求的精神内核。”赵燕补充说:“平时你进去作品所在的空间,它是黑的,你看不见,但当人靠近作品装置,它能感应到你,一个一个的光点就亮起来了。”两位创作者相信:无数个体的“微光”汇聚,也将不断带领着人类对于“光”从“积极”向“极致”的美好追求与无尽探索。
数字化背景下,艺术与科技也在不断交互、碰撞。在《极》作品中,同时也运用到数字集成、感应、电路等科技元素,“艺术作品是从情感出发,艺术家负责想象和无限的探索,科技更多的是能够把我们所想的很多东西变成现实。”赵燕表示。
相比较黑暗来说,我们每个人的确渺小、微不足道,但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光,眼中有光,就能让光芒穿透最深的夜幕,闪亮在最暗的星空,照亮最遥远的路。只要看到光芒的人,都能够用心点燃自己心中的那点爱和微光,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就可以驱散所有阻挡我们前行的雾霭和黑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