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诈骗分子招数频出,想出了各式各样新的骗局来诓骗广大消费者。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总结了以下几类骗局,希望能助消费者提高防骗能力。
骗局一:短信预约新冠疫苗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需求的增长,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蹭热度”实施诈骗。他们以“疾管中心”名义群发疫预约短信,诱骗受害人点击短信内的木马网址链接,待受害人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后,再套取受害人银行卡验证码,从而盗取受害人钱财。如果碰到此类情况,大家一定要小心,尽量做到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防止上当受骗,关于疫苗接种及预约,以当地卫健委,官方认证公众号通知为准。
骗局二:低价租房遇“善人”
大多数打工人,在租房时都想找到“物美价廉”的住处。而诈骗分子往往抓住这种心理,冒充房产中介、房东,以“低价”“免水电费”“无中介费”等噱头吸引租房者,在收到中介费或者定金、租金后便消失。因此,消费者在租房时一定要仔细核实出租人的身份、房产等信息,看清楚租房合同,在签订正式合同前不提前缴纳任何费用。如果发现被骗,应当及时收集证据,报案依法维权。
骗局三:注销/解冻授信额度
部分诈骗分子冒充正规金融平台客服,以申请贷款需要缴纳“工本费”“押金”“服务费”等为由进行诈骗;又或以“贷款额度未注销将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诱导消费者将钱款提取出来转入“安全账户”,殊不知这是将已到账的钱款转给了骗子。为此,消费者一定要警惕陌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正规金融平台并不会主动要求用户注销账户。
骗局四:兼职“日进斗金”
“足不出户,兼职就能日赚斗金”,这类广告你可曾心动?其实这些都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他们通过微信、QQ等途径发布“刷单”兼职广告,并以“预先垫资、事后结算”“保证金”等理由哄骗消费者投入资金。一开始他们会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让消费者尝到甜头,随后便会诱骗消费者投入更多资金,在收到钱款后骗子随即删除被害人联系方式玩消失。因此,一定要小心此类“刷单”兼职广告,如有兼职需求,一定要寻找正规的招聘平台,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中邮消费金融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有疑问可通过相关企业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