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发布2020年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这份ESG报告的发布,反映了京沪高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以及所具备的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观,也让投资者看到了京沪高铁不断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作出的努力,责任与担当。
作为铁路运输行业的领军企业,京沪高铁始终以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己任,将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履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努力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社会责任目标。
通过ESG报告可以全面地了解到,在过去的2020年,京沪高铁在可持续发展、安全、社会、治理、经济和环境等方面作出的具体工作。尤其在安全运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京沪高铁表现十分亮眼,始终贯彻“万无一失”的安全发展理念,积极助推沿线经济发展,并打造了环境保护的低碳样板。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不管哪种交通方式,安全永远摆在首位,京沪高铁也不例外。
京沪高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万无一失”的理念贯穿高铁安全管理全过程,始终把高铁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完善高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加强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深化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外部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高铁应急处置能力,有力保证了高速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维护性,取得了良好的安全保障效果。
京沪高铁积极落实安全保障,投入不菲。据ESG报告,2013-2020年更新改造、大修及专项整治项目累计1300多项,投入资金达40.71亿元。
京沪高铁内外兼修,不断加强和巩固安全理念。在内部,京沪高铁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加强;在外部,持续推进京沪高铁外部环境整治,巩固提升路地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同时,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健全应急指挥体系,高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也取得稳步提升。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实现安全运营3473天,复兴号动车组累计安全运行达9亿余公里,未发生一般B类及以上责任行车事故。这几组数据可以看出,京沪高铁把安全运行深刻烙印在企业经营的血液里,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敢于担当 助推沿线经济发展
京沪高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也体现在对沿线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畅通生产要素在沿线地区集聚与扩散的渠道,形成多条强大的产业发展轴,由点到轴再到面,呈现出一种立体结构和网格态势,对于沿线地区产业升级、布局优化和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京沪高铁打造出以高铁为主要通道和发展轴线的沿线产业集群,人才知识、高新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信息等核心要素在通道内部加速流通,引导不同产业在空间范围内呈现阶梯式分布,引领产业基础向高级化方向迈进。
京沪高铁开通后,显著缩短了沿线城市时空距离,有效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快速流动,沿线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都能通过高铁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联系更为紧密,同时也加速了山东、安徽、江苏等中间地区与之形成产业链分工与合作,实现东部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
从京沪高铁本线承担的旅客交流情况可以看出,京沪高铁打通了两大经济区人员、信息的交流通道,2017年长三角至京津冀地区、京津冀至长三角地区旅客交流量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73%和62%。
此外,“高铁+”赋能旅游新业态。京沪高铁途径京津冀、长三角等重要都市圈,将沿线城市之间旅行时间缩短超过50%。交通可达性提高为沿线地区传统旅游业和农副产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以“高铁+”为代表的新型高铁经济价值链正在助力传统产业实现全新的发展。
注重环保 打造低碳样板
高铁是电力为能源动力的交通方式,直接碳排放为0,在低碳排放、节能环保方面,优势非常明显。这使得京沪高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优异,打造低碳样板。
首先,京沪高铁可以实现优化能源消费。高速铁路采用电力牵引方式,减少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并可有效降能降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相同运输周转量情况下,京沪高铁相比高速公路和民航运输消耗更少能源,能耗指标是高速公路的14.0%、民航运输的11.4%。
其次,低碳环保。在京沪客运通道内,京沪高铁碳排放量最低,京沪高铁在运输过程中的环保与绿色,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完成相同周转量情况下,铁路运输碳排放强度是公路运输的37.9%,是航空运输的30.0%。
而在土地保护方面,京沪高铁也做了许多工作。京沪高铁全线桥梁率高,通过搭建桥梁,不分割城市用地。同时,优化用地效率。京沪高铁线路占地远远低于高速公路,全程线路占地仅为京沪高速公路的53.5%。京沪高铁单位用地运输效率高于公路及民航。
另外,也有利于水土保持。通过控制扰动土地面积,加强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及时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等措施,京沪高铁的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输入江河湖库泥沙,保护了沿线弥足珍贵的水土资源。
同时,京沪高铁还实施了诸多节能举措。在京沪高铁公司支持下,上海局集团申铁信息公司和南京站及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走出了一条用技术和创新,融合管理与运维,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落地见效之路。
增设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例如,全站安装600多块智能型电表,实现能耗精准监测。同时,采用智能化运营策略,落实节能举措。利用南京南站设备智能化管理平台采集的现场各类能耗数据,通过分类统计分析计算,对相关机电末端设备的馈出进行实时控制,优化节能策略。
在系列举措之下,京沪高铁环境保护取得了不错的节能成果。南京南站自2019年3月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至2020年2月末,全年节电182.54万度,节约蒸汽24792.85吨,合计节约673.36万元。各种能源换算成节省标准煤2648吨,减少碳排放量8845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