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张茂龙:只要心里有向往文学的种子,再贫瘠的环境也能生根发芽

张茂龙:只要心里有向往文学的种子,再贫瘠的环境也能生根发芽
2021-10-14 09:22:50 来源:财讯网

20世纪80年代末,报告文学《黑户》面世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1992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辞典》将它收入其中。

作者张茂龙当年只有二十岁出头,他不会想到,与那对“黑户”夫妻的偶遇,竟改变了他的人生。自此,张茂龙将报告文学创作视为一生的文学追求。

坚持走一条路,需要勇气。尤其在今天全媒体传播语境和非虚构视野之下,报告文学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张茂龙走得很执着,他坚信报告文学独特的价值所在,始终在行走,始终在思考,始终在写作。

△张茂龙

1

“只要心里有向往文学的种子,再贫瘠的环境也能生根发芽。”打小,张茂龙就认定了这一点。

张茂龙的童年跟随下放的父母在盱眙农村度过,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生存状态下,文学是他几乎唯一的精神寄托。渐渐地,张茂龙养成了读故事、讲故事的爱好,每天放学后教室门口都会有一群孩子在等他,就为了跟他一起走回家,在放学路上听故事。

张茂龙最初的创作,是给县文化馆编写话剧、相声、黄梅戏。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茂龙在盱眙参军入伍,从事部队新闻报道工作,他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也逐渐通过阅读尼采、弗洛伊德的哲学书籍,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如今看来,早期的创作经历都在为他最终成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铺平道路。颇具转折意义的,是198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黑土》。

在题记中,张茂龙写道:“我有两个名字,一个是真名,一个是笔名也是假名,真名用来写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假名用来创作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但是,我用真名写出来的有的是假的,我用假名写出来的往往都是真的。”

《黑土》讲述了作家宣传一个“假典型”酿成的悲剧。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部队荣誉,“我”为一位并不出色的战士虚构了事迹,当战士被破格提干,部队各级领导纷纷提升,“我”也为此出名。一位姑娘爱上了报纸上的“先进典型”,但她的结局却是在待产时被去北京领奖的“先进典型”抛下,最终因难产去世……

“过去我对文学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后来我才知道文学是真正有生命的东西,是人性的一种体现。通过《黑土》的故事,我懂得了文学应该真正表达什么。”张茂龙说。

此后,他相继出版了《黑屋》以及批判80年代拜金主义的《黑店》,充满批判反思色彩的“黑系列”让张茂龙在文学界小有名气。不过,因为“黑系列”,张茂龙也尝到了被疏远和孤立的滋味。

2

《黑户》的出版,改变了张茂龙的命运。

那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张茂龙去金华途中的一次偶遇。他经过了一座破庙,看到庙里有一对老态龙钟的夫妇带着一群牙牙学语的幼童,一问才知,这些孩子竟然都是捡来的。他们生活得这么贫穷,为什么还捡孩子?

张茂龙开始频繁拜访这家人。最初,老两口有所顾忌,虽然脸上挂着微笑,嘴上说着感谢,但总是畏畏缩缩。当张茂龙陪着老头子喝酒,一口喝下老太太用一口破碗从庙门口稻田舀上来的水时,老两口这才渐渐敞开心扉,“那时候他们的笑才是真实的。”

“这一家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一般人见到他们都会捂着鼻子走,但他们有他们的快乐,不比别人差。他们捡破烂,有时候捡到稍微有点价值的东西卖了两个钱,老爷子还会买二两黄酒喝喝。你看那些孩子脏兮兮、破衣烂衫地住在破庙里,但他们晴天也会放风筝,捡到好吃的还会互相谦让。他们都能生活得这么好,我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这给了我很大震撼。”

更让张茂龙震动的是这些“黑户”连自己都养不活,还会把街头的弃婴捡回去养。“他们没有多高的思想境界,更多出自原始的人性——破鞋子、烂苹果都要捡回来,一个生命能不捡吗?你问他们怎么养活,他们会说,养不大就养小点,养不胖就养瘦点。”

张茂龙据此写了报告文学《黑户》,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全社会关于人性与道德的思考,也引发了对户籍政策的探讨和争议。当时《黑户》在《南京日报》连载,每天都能收到一两麻袋给“五里亭黑户”的信;很多人每天下午4点就在报刊亭前排队,只为了尽快看到“黑户”生活的最新发展;甚至还有想要孩子的人找过来;张茂龙出差到南京,公交车上谈论“黑户”的声音不绝于耳……作品的热度给张茂龙和“黑户”一家带来了种种酸甜苦辣,最红的时候,“黑户”曾与张

茂龙一起,被邀请参加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的“中国潮”大型主题晚会,在《爱的奉献》的音乐声中,“黑户”登台亮相,观众们全体起立,向这个卑微的家庭表达敬意,像今天追星一样关注着他们。

“黑户”最终被政府妥善安置,因一部文学作品改变了命运,而此时的张茂龙也意识到了报告文学强大的穿透力:“报告文学是利剑、是匕首,也是旗帜。”从写戏剧、小品到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他自此将报告文学确立为自己终身的创作方向。在《黑户》之后,张茂龙又接续创作了《黑户悲喜录》《黑户备忘录》,揭示众生百态。

3

这些年来,张茂龙一直深耕报告文学,笔耕不辍。他创作的《正义之光》《第二张脸》《好人周光裕》《死罪难逃》《平安卫士》等作品,弘扬正义,揭露丑恶,充满人性的光辉。

在张茂龙看来,报告文学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揭露和批判,二是歌颂,这两个重大作用是新闻和小说无法替代的。歌颂与批判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歌颂是必要的,就像小孩子需要鼓励教育一样,社会也需要鼓励和正向引导。”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线,张茂龙深知,歌颂不是吹捧,必须是一种深刻的真实的歌颂。只有真正地深入生活、只有扎实地采访,才能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发现日常中的传奇,表象中的深蕴。

“我写的,一定是感动我的,不能让我感动的东西,我不会昧着良心去写。”这是张茂龙撰写歌颂之作时的准则,他有时会调侃和警示自己:“过去写黑的,心是红的;后来写红的,心不能黑了。”

最近,张茂龙的新作《永远的初心》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也许看到书名读者可能会预设这部作品严肃沉闷,但如果读下去,会发现内容充实、丰富,读来踏实、畅快。

△《永远的初心》张茂龙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茂龙写作这本书,是从得知一位75岁的村民不辞劳苦骑着三轮车,两度到扬中市找媒体,拿出自己连写带画的满满七页纸,拜托媒体宣传已经去世的村支书郭克生开始的。张茂龙很好奇,是怎样的一个人会让一位村民在他去世后为他奔走?

写报告文学这么多年,张茂龙很清楚“行走”对于创作的价值。他说,只有行走,才能发现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报告文学被称为“行走文学”的原因。

在2019年到2021年间,张茂龙十次走访扬中市新坝镇联合村,采访了120多人,走访1000多户人家。老百姓们提起这位郭支书,无不肃然起敬,许多人都是抹泪讲述。

“前些年我也有一段时间对报告文学创作有点悲观,现在畅销书、网络文学的市场价值比较高,而写报告文学的好多人都在坐冷板凳,尤其是这种道义和正义的东西,现在谁有时间会阅读呢?”张茂龙坦言,他也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但最终还是没有偏离方向,因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为时代发声的情怀改变不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庆匠郢艺术在还原古代名画,传承经典印艺大赛中荣获金奖

2021-10-13 11:38:58庆匠郢艺术在还原古代名画,传承经典印艺大赛中荣获金奖

超赞创意!洋葱集团旗下品牌TENKOU RYUUGI BEAUTY获得全球包装设计大奖赛金奖

2021-10-09 16:53:41超赞创意!洋葱集团旗下品牌TENKOU RYUUGI BEAUTY获得全球包装设计大奖赛金奖

洗碗机行业“二次上扬” 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级

2021-10-09 11:31:15洗碗机行业“二次上扬” 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级

会味陈皮大力倡导 “在不能出发随心旅行的日子里,先让味蕾去旅行!

2021-09-30 21:13:04会味陈皮大力倡导 “在不能出发随心旅行的日子里,先让味蕾去旅行!

洗碗机、消毒柜等新兴品类火爆 呈逆势增长态势

2021-09-29 14:36:22洗碗机、消毒柜等新兴品类火爆 呈逆势增长态势

国内首家专注罕见病的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

2021-09-29 09:29:09国内首家专注罕见病的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

相关新闻